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火的意思、飛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火的解釋

(1).猶天火。指來于自然的火。 漢 王充 《論衡·亂龍》:“今伎道之家,鑄陽燧取飛火於日,作方諸取水於月,非自然也,而天然之也。”

(2).引火。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方其飛火焚旗,壞雲壓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飛火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古代軍事武器

指一種在箭矢上捆綁火藥或可燃物,點燃後通過弓弩發射的古代火攻武器。其特點是在飛行過程中拖曳火焰,常用于焚燒敵軍糧草、營寨或戰具。此用法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火器發展時期,明代軍事典籍《武備志》中記載的「火箭」即屬此類。其技術原理為借助火藥推力實現遠程縱火,是早期熱兵器的重要形态之一。

二、工業技術術語

現代工業中特指鍋爐運行中的異常現象:當燃料(如煤粉)在燃燒過程中因氣流作用未充分燃盡便被煙氣帶出爐膛,形成火星飛濺的現象。此現象會降低燃燒效率,增加排煙熱損失,并可能引發煙道積灰或安全事故。相關定義見于《熱工學名詞》國家标準(GB/T 2900.48-2008),屬于熱能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


參考資料說明:

  1. 古代兵器釋義參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及《武備志》明代刻本影印文獻。
  2. 工業術語采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熱工學名詞》(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因古籍及标準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國學寶典》或《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驗證術語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飛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傳統解釋

    • 自然之火:指來自自然界的火源,如雷電引發的天火。漢代王充《論衡》中提到“鑄陽燧取飛火于日”,即通過銅鏡聚焦日光取火,強調其天然屬性。
    • 引火:清代文獻中“飛火焚旗”描述戰争中引火攻擊的行為。
  2. 現代消防術語
    根據國家标準《GB/T 5907.1-2014》,飛火指“在空中運動着的火星或火團”。在森林防火中,特指上升氣流将燃燒物帶到空中,飄散至其他區域的火源,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甚至數千米。

二、延伸與比喻

三、實際影響

在森林火災中,飛火是導緻火勢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引發多點起火,增加撲救難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消防标準文件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白梂被胎匾打側卓并肩舶來不得意不果殘漏長淮朝處超然遠引稱顯春蘭儲铉詞辨導意點校雕像恫心斷續風竿分秒必争附集古錢曷若篁筍穢疾颒澤火牌街樾暨暨絶妙好詞刻論癞活良嫔糧餉罵吻覓迹尋蹤暝蒙難聽偏摯憑借氣節曲脊缛節散花人設宴十六院室外霜草說嘴說舌舒散統镘銅駝街蜿蜒溫慈香水錢憲台小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