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蘭的意思、春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蘭的解釋

植物名。蘭科,多年生草本,葉叢生。春季開花者稱春蘭。 晉 潘嶽 《楊仲武诔》:“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北齊 劉晝 《新論·殊好》:“春蘭秋蕙,亦衆鼻之所芳也。” 唐 周墀 《賀王仆射放榜》詩:“雖欣月桂居先折,更羨春蘭最後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春蘭”一詞具有植物學和文化寓意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 基本屬性
    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是蘭科蘭屬的多年生地生植物,别稱草蘭、山蘭、朵蘭等。其假鱗莖較小,呈卵球形,葉片4-7枚,帶形,邊緣有細鋸齒,花葶直立,通常單花或偶有2朵,花期1-3月。

  2. 形态與分布
    植株高約20-40厘米,花多為綠色或淡褐黃色,具紫褐色脈紋,香氣清幽,被譽為“天下第一香”。主要分布于中國浙江、江蘇、福建等地,生長于海拔300-2200米的多石山坡或林緣。

二、文化寓意

  1. 品德象征
    成語“春蘭”以春天盛開的蘭花比喻品德高尚之人,因其高雅、純潔的特質,常被用來贊譽君子的清正品格。

  2. 文學與藝術
    春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高潔、忠貞,是詩詞、畫作的常見題材。如“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等詩句,均借春蘭表達對美好品質的追求。

三、品種與栽培

春蘭傳統瓣型分為梅、荷、水仙、素、奇五類,近代擴展出色花、線藝、奇葉等品種,以江浙名品最具代表性。其栽培曆史悠久,是國蘭的主要代表種,兼具觀賞與文化價值。


若需了解具體詩詞引用或品種分類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春蘭》一詞來源于漢語,常用于形容春天開放的美麗蘭花。其拆分部首為“千”和“目”,總計有七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使用繁體字“春蘭”來表示《春蘭》。這個繁體字的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春蘭》這個詞的例句: 1. 春蘭如此嬌豔,仿佛春天的使者。 2. 在那片春蘭盛開的土地上,我發現了人間的美麗。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 1. 春蘭秋菊:形容春秋兩季盛開的美麗花卉。 2. 春花秋實:比喻事物經曆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成熟或完善的階段。 《春蘭》的近義詞可能包括: 1. 春花:與《春蘭》相似地形容春天盛開的花卉。 2. 春風:描繪春天的暖風。 《春蘭》的反義詞可能包括: 1. 秋菊:形容秋天盛開的花卉。 希望這能回答您的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