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ype page]∶版口
(2) [core]∶書刊等每頁排印文字圖畫的部分
(1).線裝書籍葉面中折處。常印有書名、卷數、頁碼等。也稱中縫、版口、頁心。《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十六·詩經疏義》:“《詩經疏義》二十卷, 元 朱公遷 撰……版心又标《詩傳會通》,未喻其故。”
(2).書刊頁面中印有内容的部分。相對四周的空白而言。 魯迅 《書信集·緻黃源》:“插畫本叢書的版心,我看每行還可以添兩個字,那麼,略成長方,比較的好看。”
版心是印刷排版術語,指書刊、報紙頁面中承載圖文内容的主體區域。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版心特指"書刊頁面上排印文字、圖表的部分,不包括四周的空白"(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其結構包含四個邊界:上方稱"天頭"、下方為"地腳",左右分别稱"切口"和"訂口",中央區域按固定尺寸規範排列正文内容。
在印刷行業規範中,版心的尺寸遵循《印刷技術術語》(GB/T 9851.1-2008)國家标準,通常采用5號字時單頁尺寸為95mm×147mm,行間距默認值為1/2字高(來源:中國标準出版社《印刷技術術語》)。該設計既能保證視覺舒適度,又可有效控制紙張利用率。不同出版物會調整版心比例,如學術著作多采用寬天頭便于批注,報紙則為擴大信息量而壓縮周邊空白。
專業排版軟件如方正書版将版心設定作為核心參數,通過網格系統實現文字與插圖的精準對齊。這種規範化處理不僅提升閱讀流暢性,也構成出版物美學價值的重要基礎(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書籍設計基礎教程》)。
版心是古籍及現代書刊排版中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功能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版心指頁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區域,在古籍中又稱“中縫”“版口”“葉心”,位于書葉左右對折的正中位置,用于規範折頁标準。現代書刊中,版心指每頁排印文字、圖畫的核心區域,與頁面四周空白相對。
主要元素
裝訂方式的影響
蝴蝶裝版心朝内,包背裝則朝外,體現不同裝幀技術對版心位置的要求。
在文學語境中,版心可比喻文章或作品的核心思想,強調其在整體中的中心地位。
版心兼具實用與藝術功能,既是古籍版本考據的關鍵,也是現代排版設計的核心要素。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文獻如《四庫全書總目》或現代版面設計理論。
白璧無瑕班姬扇襃升辨釋荜門委巷布卦部轄側傾赤包兒遲回雠覆瘡科出殼邸鈔峨眉惡歲梵表放下分化與整合負償改頭換尾幹景高柯功構轟堂大笑翦戮寄留九賦句駁爵韠豈弟坤厚牢頭抹颩磨壟拍案而起鳑魮胖大海遷鸎切屑起鳳起築蕲竹驅傳融雪天氣煞耗涉履時流豕虱誦法談語天津大學添前字天生一對惋怅武誼遐标鄉客饷運霞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