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遲回的意思、遲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遲回的解釋

亦作“ 遲囬 ”。亦作“遟回”。 1.遲疑,猶豫。《魏書·郭祚傳》:“ 高祖 歎謂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辭,使朕遲回不能復決。’”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經史一》:“ 璋 ( 劉璋 )無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遲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後圖之。”《明史·孟養浩傳》:“今日既遲囬於豫教,安知來歲不遊移於冊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母尚遲回,女已偕婢入。”

(2).猶徘徊。 宋 賀鑄 《山花子·彈筝》詞:“約略整鬟釵影動,遲回顧步珮聲微。” 明 陳獻章 《寄題三洲岩》詩:“遲囬北壁下,目擊元公遺。” 清 王韬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遲囬審顧,觀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譚嗣同 《與唐绂丞書》:“雖然,三十曰壯,坐此縈繚遲回,卒不克自緻於當世有用之學。”

(3).猶滞留。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比往而山水暴漲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歎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書·司馬昌明傳》:“ 溫 ( 桓溫 )自歸寝疾,諷求備物九錫…… 彪之 ( 王彪之 )雲:‘聞彼病日增,亦當不復支久,自可小遲回其事。’”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居一日, 寬 ( 裴寬 )詣 寂 ( 普寂禪師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語,且請遲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傳 江寧 城中,有一婦背負嬰兒,被驅入館,這婦人遲回不行。” 子虛子 《湘事記》:“更令 李金山 領第二站駐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購械,遲回未發。”


遲廻: 亦作“ 遲迴 ”。亦作“遟迴”。同“ 遲回 ”。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 彊 (太子 劉彊 )遂因左右陳誠,願備藩輔,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許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苟使君強自遲迴至冰散,則君尚欲開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二:“ 臯疆 ( 馮臯疆 )入丁酉鄉簾,老吏 沉 某為富人 趙 通節,緩頰再三, 臯疆 遲迴上科事,懼不敢應。”《文選·鮑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臨路獨遲廻。” 張銑 注:“遲廻,不行貌。” 唐 顔真卿 《題杼山癸亭》詩:“遲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潘飛聲 《秋感》詩之一:“海上遲廻滞去程,入秋風物倍凄清。”《晉書·顧衆傳》:“及 敦 ( 王敦 )構逆,令 衆 出軍, 衆 遲迴不發。” 唐 張說 《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遲迴。” 宋 賀鑄 《河滿子》詞:“每恨相逢薄處,可憐欲去遲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遲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遲疑、猶豫
    指人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的狀态。例如:

    • 《魏書·郭祚傳》記載:“高祖歎謂祚曰:‘卿之忠谏,李彪正辭,使朕遲回不能複決。’”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中:“母尚遲回,女已偕婢入。”
  2. 徘徊
    形容行動上的猶豫或原地來回走動。例如:

    • 宋代賀鑄《山花子·彈筝》詞:“約略整鬟钗影動,遲回顧步珮聲微。”
    • 明代陳獻章《寄題三洲岩》詩:“遲回北壁下,目擊元公遺。”
  3. 滞留
    指因故停留或拖延。例如:

    • 南朝齊王琰《冥祥記》提到:“吉不能泅,遟回歎息,坐岸良久。”

二、近義詞與反義詞

三、現代用法舉例

現代語境中,“遲回”多用于書面表達,如:

四、總結

“遲回”一詞涵蓋心理、行動和時間上的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意義均圍繞“猶豫不決”展開,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保留在成語或書面語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遲回的意思

《遲回》是指遲延而歸來、回來得晚的意思。指遲遲不歸、耽擱不歸、回來遲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遲回》的部首是辶(走),共有11畫。

來源

《遲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來自于古代《詩經·大雅·蕩》篇中的一句詩:“無弋遲回”。在這句詩中,遲回的意思是指獵人打獵後回來晚,用來形容時間拖延的情況。

繁體

《遲回》的繁體字為「遲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遲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唐代時,遲回的寫法為「遲邏」,邏是現代漢字中的羅。而到了宋代,寫法變為「遲迳」,迳即今天的徑。

例句

1. 他上班遲回了,錯過了會議。

2. 由于交通堵塞,他遲回家了。

3. 孩子們學校放學後,有些遲回。

組詞

組合形成的詞語:遲到、遲疑、遲緩、遲鈍、遲早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遲延、耽擱、滞留、延遲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及時、準時、早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