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周禮》地官司徒的屬官,掌守帝王社壇及京畿的疆界。《周禮·地官·封人》:“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 春秋 時為典守封疆之官。《左傳·隱公元年》:“ 潁考叔 為 潁谷 封人。” 杜預 注:“封人,典封疆者。”
(2).複姓。 漢 有 封人嬰 。
“封人”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古代官職名稱
複姓
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左傳》等古籍,或查閱《漢語大詞典》。
封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封”和“人”。
“封”的部首是寸,包括8個筆畫,讀音為fēng。封的本義是指用封泥、封條等物品蓋住或捆綁起來,使其不可打開或動彈。引申義中,封可以表示把某人或某事物歸為某個等級、地位或職位,也可以表示把某人或某事物隔絕、禁锢、約束。
“人”的部首是亻(仁字旁),包括2個筆畫,讀音為rén。人的意思是指人類,是最基本的社會成員,也可以用來泛指人類活動的對象,在不同的語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義。
封人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制度和文化中的封建制度。在古代,封建制度是一種高度集權的政權形式,統治者将土地和權力授予親戚、功臣或其他重要人物,以達到鞏固統治和控制的目的。封人在這個上下文中可以理解為授予某人特殊權力、封賞某人等級、地位或職位。
封人的繁體字為“封人”。
在古時候,封人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
1. 這位醫生的醫術高超,被封人民功臣。 2. 因為小偷的舉報,他被封為民警。 3. 在封建社會中,各級官員按照職位高低被封為不同的爵位。
封官、封印、封土、封爵、封面、封堵。
封賞、授予、賜予。
解封、開放、解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