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周礼·地官·封人》:“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春秋 时为典守封疆之官。《左传·隐公元年》:“ 潁考叔 为 潁谷 封人。” 杜预 注:“封人,典封疆者。”
(2).复姓。 汉 有 封人婴 。
“封人”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古代官职名称
复姓
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左传》等古籍,或查阅《汉语大词典》。
封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封”和“人”。
“封”的部首是寸,包括8个笔画,读音为fēng。封的本义是指用封泥、封条等物品盖住或捆绑起来,使其不可打开或动弹。引申义中,封可以表示把某人或某事物归为某个等级、地位或职位,也可以表示把某人或某事物隔绝、禁锢、约束。
“人”的部首是亻(仁字旁),包括2个笔画,读音为rén。人的意思是指人类,是最基本的社会成员,也可以用来泛指人类活动的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封人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制度和文化中的封建制度。在古代,封建制度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权形式,统治者将土地和权力授予亲戚、功臣或其他重要人物,以达到巩固统治和控制的目的。封人在这个上下文中可以理解为授予某人特殊权力、封赏某人等级、地位或职位。
封人的繁体字为“封人”。
在古时候,封人的写法和现代基本相同。
1. 这位医生的医术高超,被封人民功臣。 2. 因为小偷的举报,他被封为民警。 3. 在封建社会中,各级官员按照职位高低被封为不同的爵位。
封官、封印、封土、封爵、封面、封堵。
封赏、授予、赐予。
解封、开放、解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