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屈的意思、奉屈的詳細解釋
奉屈的解釋
(1).猶言屈駕。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書生》:“ 崔郎 遣行,太夫人疑阻,事宜便絶,不合相見。然小妹曾奉周旋,亦當奉屈。” 宋 李孜 《纂異記·劉景複》:“﹝ 劉景復 ﹞方寝,見紫衣冠者言曰:‘ 讓王 奉屈。’ 劉生 隨而至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生問之,答雲:‘相公奉屈。’”
(2).請受委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這個隻好要奉屈的了,那天隻能扮作家人模樣混進去。” 茅盾 《子夜》十六:“奉屈你們充一下臨時保镳罷!”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屈的解釋 屈 ū 使彎曲,與“伸”相對: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彎曲和伸直,引申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低頭,降服:屈服。屈從。威武不屈。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才。屈就(受
網絡擴展解釋
“奉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èng qū,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屈駕(邀請對方的謙辭)
- 指邀請對方時表示謙遜的客套話,相當于“委屈您前來”。常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場合的邀請中。
- 例:唐代牛僧孺《玄怪錄》中記載:“然小妹曾奉周旋,亦當奉屈。”
2.請受委屈(請求對方忍耐)
- 表示請求對方暫時忍受不便或委屈,帶有委婉安撫的意味。
- 例: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蓮花公主》中寫道:“相公奉屈。”
補充說明
- 詞源:該詞由“奉”(敬辭)和“屈”(委屈)組合而成,體現傳統禮儀中的謙卑态度。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
- 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奉承他人而忍受屈辱”,但這一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例證,可能為誤讀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5)以準确理解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屈(fèng qū)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接受委屈或忍受不公平待遇。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奉”(fèng),右邊的部首是“屈”(qū)。它包含了10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它用來描述人們在面對困境或不公正待遇時所表現出的委屈和忍耐。
在繁體字中,奉屈的寫法保持不變,隻是字形稍有差異。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些變體字會将“奉”寫作“鄜”,但是這種寫法已經很少使用了。
以下是一些關于奉屈的例句:
1. 我不想奉屈自己,所以我決定離開那個不正義的環境。
2. 她經曆了許多委屈,但她始終保持樂觀和勇敢的态度。
3. 他選擇了忍耐和奉屈,以避免進一步的沖突。
一些與奉屈相關的組詞包括奉承、奉勸、委屈和屈服。奉承和奉屈有些相似,但前者通常指用言辭或行為來逢迎他人,後者指的是接受不公平待遇。委屈和奉屈有直接的關聯,都意味着接受了不公平的對待。屈服則指的是在面對壓力或困境時放棄自己的意見或立場。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