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蟲的意思、夏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蟲的解釋

(1).夏天的蟲。 唐 元稹 《表夏》詩之七:“雲鴻方警夜,籠雞正鳴曉……草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 章炳麟 《菌說》:“麋鹿食薦,夏蟲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長乎其時,則自以為適矣。”

(2).比喻識見短淺的人。用《莊子·秋水》典。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幼弱則未有所知,衰邁則歡樂并廢……況於全百年者,萬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無以笑彼夏蟲朝菌也。”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隋書》:“ 宋 以後人不知古義,以緯書為怪誕,妄詆 鄭君 ,亦夏蟲之見矣。”參見“ 夏蟲語冰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夏蟲”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含義

指夏季活動的昆蟲,如蜻蜓、蟬等。這類昆蟲生命周期短暫,僅存活于溫暖季節,無法經曆寒冬。唐代元稹《表夏》詩中“草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即描寫此類昆蟲的生态特征。

二、比喻含義

主要引申為見識短淺、認知局限之人,源自《莊子·秋水》中“夏蟲不可語冰”的典故。莊子通過夏蟲無法理解冰的存在,隱喻受時空限制導緻的認知局限。晉代葛洪《抱樸子》等文獻也沿用此喻,如“無以笑彼夏蟲朝菌”。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批評:清代李慈銘曾用“夏蟲之見”批評後人誤解古籍(《越缦堂讀書記》)
  2. 日常語境:形容無法理解超出自身經驗的事物,如“與夏蟲語冰,徒費唇舌”
  3. 哲學讨論:用于闡釋認知相對性,強調環境對思維的限制(《莊子》思想體系)

補充說明

該詞具有雙面性:既含對認知局限的批判,也隱含對生命短暫者的悲憫。需結合語境判斷情感傾向,如《抱樸子》用“夏蟲朝菌”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蟲為什麼會出現在文章中

《夏蟲》作為一個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很少使用,多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它有着多重意義,可以理解為“夏天的蟲子”、“夏季出現的蟲子”或者“在夏季特别活躍的蟲子”。下面将對這個詞彙進行更詳細的拆分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夏蟲》是一個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其中,“夏”字的部首是“大”,表示與夏季相關;它的筆畫數為6。而“蟲”字的部首是“虍”,表示象形蟲的形狀;它的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寫法

《夏蟲》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中的一篇篇名為《夏蟲》的詩歌中。它的部分内容描述了夏季中蟲子的活躍,因此人們将這兩個字組合起來表示夏季的蟲子。

在繁體字中,“夏”字的寫法與簡化字相同,而“蟲”字的寫法為“蟲”,多在台灣地區使用。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夏”字的舊體字與現代字體有所差異,如下圖所示:

![夏字的舊體字](https://i.imgur.com/o2xCe5c.png)

在古字中,“蟲”字的舊體字也有所不同,如下圖所示:

![蟲字的舊體字](https://i.imgur.com/qzEAMkq.png)

例句

《夏蟲》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夏季的動植物活動,以下是一個例句:

夏蟲不可以語冰。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夏蟲》相關的組詞有:夏季、蟲子、蟲豸、蟲魚等。

《夏蟲》的近義詞包括:夏蚊、夏蟬、夏蛇、夏蜂等。

沒有與《夏蟲》直接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