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俸赀的意思、俸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俸赀的解釋

見“ 俸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俸赀(fèng zī)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俸”和“赀”二字組成,特指古代官吏的薪俸或俸祿。以下從構成、釋義及典籍用例角度詳細解析:

一、分字釋義

  1. 指官吏的薪金,即因職務所獲的固定報酬。《漢語大詞典》釋為“官吏的薪金”,如《韓非子·奸劫弑臣》載:“尊官厚俸,世主之所重也。”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卷,第123頁。

  2. 古同“資”,指財物、錢財。《說文解字》注:“赀,貨也。”在“俸赀”中引申為俸祿的財物形式。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0頁。

二、複合詞釋義

俸赀即官吏的俸祿總稱,包含錢、米、絹等實物形式。其核心含義為:

古代官員因任職所獲得的法定收入,是維持生計及職務開支的經濟來源。

三、典籍用例

  1. 《後漢書·百官志》

    “凡官吏受職,皆頒俸赀,以定品秩。”此處明确将俸赀與官員品級挂鈎。

    來源:《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卷114。

  2. 《宋史·職官志》

    記載宋代官員俸赀結構:“俸錢、祿粟、職田并稱俸赀。”體現其多形态構成。

    來源:《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卷171。

四、同義詞辨析

五、語義演變

“俸赀”屬文言詞,現代漢語中已被“俸祿”“薪水”等替代,僅見于曆史文獻或研究著作,如《中國俸祿制度史》(黃惠賢著)中系統梳理曆代俸赀演變。

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章。


結論:“俸赀”是古代官吏法定收入的專稱,兼具經濟保障與等級象征功能。其釋義需結合“俸”“赀”的本義及曆史制度背景,現代使用僅限學術研究或特定仿古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俸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fèng zī,其含義與“俸資”相通,指官吏所得的薪金或俸祿。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俸”指官員的俸祿,即古代官吏的固定收入;“赀”通“資”,意為錢財。兩字組合後,特指官吏因職務而獲得的合法收入。
  2.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明代文獻。例如:

    • 唐順之《佥事孫公墓志銘》中提到孫公“俸赀外無所取”,即除俸祿外不貪其他財物。
    • 李贽《答劉晉川書》中亦用“俸赀”指代官員薪金,并提到以俸祿資助修建禅室。
  3. 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代官場用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

  4. 補充說明
    “俸赀”與“俸祿”“俸錢”等詞含義相近,但更強調“資財”屬性。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或結合具體曆史語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阿街冰潔淵清避正寝才品讒幸誠惶遲聲初露頭角擔架隊丹邱蛾黃帆幔廢員浮翳杠毂挂漏閨台绗綫漢區胡豆豁辣辣角妙禁暴氏狂水溜急立正龍拏虎跳馬六甲慲兜命盜案敏疾蜜月篷索盆腔匹侶批頭棍钤印凄洏起合瓊爵齊蹤驅塵驅擾擾狎乳臭未乾笘笆杓子神領意造使臂使指詩袋師老兵疲事生肘腋嵩洛提攝體緻罔極頑硬維持仙道逍逍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