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更半夜的意思、三更半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更半夜的解釋

[midnight] 指深夜

詳細解釋

一夜分五更,半夜正值三更,為夜深之時。語出《宋史·趙昌言傳》:“四人者( 陳象輿 、 胡旦 、 董儼 、 梁灝 )日夕會 昌言 第。京師為之語曰:‘ 陳 三更, 董 半夜’。”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等到三更半夜,拜告北鬥星官去。” 楊朔 《雪花飄飄》:“﹝ 百歲 ﹞膽子大的很,過去在家裡,三更半夜的,有時獨自個溜到村邊的桃樹林裡去捉還沒蛻殼的知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更半夜”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ān gēng bàn yè,主要用于形容深夜時分,特指夜晚最深沉、最寂靜的時間段。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三更半夜”指深夜或午夜時分,通常用于描述時間極晚、夜深人靜的情景。例如:“他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
該成語由“三更”和“半夜”組合而成,兩者均強調深夜的時間特征,合并後更突出時間之晚。


二、時間劃分

古代将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因此,“三更半夜”特指深夜23:00至淩晨1:00左右。


三、出處與典故

成語最早見于《宋史·趙昌言傳》,宋代官員陳象輿、胡旦、董俨、梁灝等人常在深夜聚會議事,民間遂流傳“陳三更,董半夜”的說法,後演變為成語。


四、用法與例句

  1. 語法功能:作賓語或定語,如“三更半夜的敲門聲令人不安。”
  2. 例句:
    • “他為了完成項目,常常三更半夜還在辦公室忙碌。”
    • “冬水田裡涮過腳,自來水裡下過藥,三更半夜打過鑼。”

五、近義詞


總結來看,“三更半夜”既承載了古代時間劃分的文化背景,又通過具體典故形成固定表達,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深夜時分的特殊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更半夜的意思

《三更半夜》是指夜晚的最後一段時間,也稱為“深夜子時”。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特别晚的時候,通常指在深夜時分進行的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三(三點水)+ 更(曰)+ 半(十字)+ 夜(夕)

筆畫:三(3畫)+ 更(7畫)+ 半(5畫)+ 夜(8畫)

來源和繁體

《三更半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恢傳》中的記載:“王恢字遊民,系舒之從孫也……三更已過,有電從冶者至。”後經過演變成為現代成語。

在繁體字中,《三更半夜》可以寫作「三更半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三更半夜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

例句

1. 我三更半夜被朋友吵醒,真是氣死我了。

2. 别在三更半夜出去,太危險了。

3. 他經常在三更半夜繼續工作,真是工作狂。

組詞

夜半、三更、深夜、子時

近義詞

午夜、淩晨、子夜

反義詞

清晨、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