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俗濫的意思、俗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俗濫的解釋

平庸而使用過多。《紅樓夢》第七九回:“什麼‘紅綃帳裡,公子情深;黃土隴中,女兒命薄’,這一聯意思卻好。隻是‘紅綃帳裡’未免俗濫些。” 朱光潛 《藝文雜談·<“慢慢走,欣賞啊!”>》:“俗濫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别人的成規舊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俗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批評色彩的複合詞,指事物因過度追求流行或缺乏創新而顯得平庸、低劣且泛濫成災。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構詞溯源

    “俗”本義指大衆習氣,引申為“庸俗、低級趣味”;“濫”原指水滿溢出,後衍生為“過度、無節制”。二字組合後,形成“因盲目跟風導緻品質低劣且泛濫”的貶義内涵。該詞最早見于古代文論,如清代學者批評創作“避俗濫而求雅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2. 現代釋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俗濫:庸俗而泛濫,指文藝作品等格調低下,毫無新意。

    例證:“避免語言俗濫”“抵制俗濫的商業廣告”。

二、應用場景與批判指向

  1. 文藝創作領域

    形容機械模仿、情感浮誇或内容空洞的作品。如劉勰《文心雕龍》批判六朝骈文“采濫忽真”,即指辭藻堆砌而流于俗濫。

  2. 社會文化現象

    用于批評盲目跟風、缺乏内涵的流行文化。例如網絡用語過度複制、短視頻内容同質化等現象,均被斥為“文化俗濫”。

三、權威文獻佐證

四、語義辨析

與近義詞“庸俗”相比,“俗濫”更強調量的泛濫與質的低劣雙重屬性,如“俗濫情歌”特指批量生産且内容雷同的歌曲,而“庸俗小說”僅側重格調低下。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王力. 《漢語史稿》. 中華書局, 2004.
  3. 劉勰著,周振甫注. 《文心雕龍注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4. 王國維. 《人間詞話》.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俗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平庸而使用過多”,通常用于批評缺乏新意、過度陳腐的表達或創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應用場景

  1. 文學創作
    常用于評價文字或藝術作品中陳詞濫調、缺乏創新的表達。例如《紅樓夢》中批評“紅绡帳裡”一聯“未免俗濫”,即指其用詞老套。

  2. 日常言行
    也可形容言行舉止低俗、缺乏修養,如“俗濫的玩笑”“俗濫的社交方式”。


延伸理解


示例用法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俗濫”多用于負面評價,強調平庸與泛濫的結合。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紅樓夢》相關段落或文藝批評理論。

别人正在浏覽...

冰人不當家化化的不甯不耐長太息次世寸産誕曜蹬心拳電器對馬海峽額樓馮歡彈铗豐田分母有理化副經理工資總額酣觞潢紙幻數澗槽剿除驚灼橛株駒鞫引恪固刻劃課計懇願藍青羸困羅浮秘軌秘劑涊淟譬成骞飛峭诋清議堂磎鼠曲辯取慮容諒如堕五裡霧中僧麈上将軍沈昏試察市倡石舘事務主義識宇稅骖水陸畢陳搜攪俗士燙熱天論盌脫閑蹊蕭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