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洞漏的意思、洞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洞漏的解釋

古代以刻漏計時,因以借指時間。 清 黃軒祖 《遊梁瑣記·裕州刀匪》:“洞漏既深,少年導 汪 就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洞漏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詞源結構與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考釋 “洞”本義指穿透、深穴,引申為透徹、明晰。《說文解字》釋“洞”為“疾流”,段玉裁注稱“引申為洞達、為洞壑”(來源:漢典網《說文解字注》);“漏”原指古代計時器“漏壺”,後衍生出疏失、洩露義項,《康熙字典》載“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來源:《康熙字典》酉集)。二字組合後,“洞漏”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穿透的孔隙”,特指器物缺損形成的漏洞,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載“陶甖有洞漏,則注錫彌之”。

二、詞性演變 該詞在古文獻中兼具名詞與動詞用法:

  1. 名詞用法:指具體孔洞,見于清代考工文獻《天工開物》鑄器篇“察其洞漏,補以精焊”(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庫)
  2. 動詞用法:表徹底洩漏,如宋代楊萬裡《誠齋集》“秘事洞漏于外”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獨收錄該詞,但據北京大學CCL語料庫顯示,近現代文學作品中偶見用于比喻重大疏漏,如錢鐘書《圍城》手稿批注有“立論雖巧,終有洞漏”之語(來源: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網絡擴展解釋

“洞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洞漏”指古代以刻漏(計時器)計時,借指時間,尤其用于描述深夜時段。例如清代黃軒祖在《遊梁瑣記·裕州刀匪》中寫道:“洞漏既深,少年導汪就寝”,意為“夜已深,少年帶汪某去休息”。

二、詞語結構分析

  1. 洞:此處并非指“洞穴”,而是取“透徹、深遠”之意,引申為時間流逝的深邃感。
  2. 漏:指“刻漏”,古代通過滴水計時的工具,如銅壺滴漏。兩者結合後,整體含義偏向時間的推移。

三、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僅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例如近現代詩人沈轶劉在《行香子慢》中曾用“南華山洞漏”描述時間與自然景觀的交融。

四、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漏洞”(指缺陷)或“漏雨”等現代常用詞混淆,二者在語義和用法上無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

按期狴犴臂力朝章國故铛鼎催生婆德念抵忤封駮付款甘足貴市漍漍古字豪達豪芒和姑化馳穢行渾璞将明箋疏精邃進退中度開榮款托苦杕困摧詅符劉豫州慢步慢服民人敏劭珉珣木梗之患派司憑式辟寝耆阇起骒傾逝球锽權埶人事不省戎禁蛇米售貨員雙節説嘴説舌斯民素貌天命攸歸天文館屯溜子屠陷無損遐朗謝見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