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事黃門侍郎的意思、給事黃門侍郎的詳細解釋
給事黃門侍郎的解釋
官名。 西漢 時郎官給事于黃門(宮門)之内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 東漢 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诏命。《後漢書·獻帝紀》:“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員各六人。” 李賢 注:“《漢官儀》曰:‘給事黃門侍郎,六百石,無員。掌侍從左右,給事中使,關通中外。’ 應劭 曰:‘黃門侍郎,每日暮向 青瑣門 拜,謂之夕郎。’《輿服志》:‘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號曰黃門令。’然則黃門郎給事黃闥之内,故曰黃門郎。本既無員,於此各置六人也。”
詞語分解
- 給事的解釋 .處事;辦理事務。《國語·周語中》:“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以恭給事則寬於死,以儉足用則遠於憂。” 宋 曾鞏 《都知制》:“門闈房闥之間,朝夕給事,非謹信忠篤,烏可處斯任哉!”.供職。《史記·
- 侍郎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名,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地位次于尚書兵部侍郎詳細解釋.古代官名。 秦 漢 郎中令的屬官之一。《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秦 官,掌官殿掖門戶,有丞。 武帝 太初 元年更
網絡擴展解釋
“給事黃門侍郎”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其曆史演變和職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1.官職起源與沿革
- 西漢時期:最初為郎官在黃門(宮門)内服務的職位,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
- 東漢時期:正式設為專官,合并“黃門侍郎”與“給事黃門”職能,定名“給事黃門侍郎”,隸屬少府,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诏命。
- 魏晉至隋唐:魏晉時仍為侍從官,齊梁後因參與诏令起草、顧問皇帝,地位逐漸提升。隋炀帝時去除“給事”二字,改稱“黃門侍郎”,隸屬門下省。
2.主要職責
- 侍從與傳達:核心職能是隨侍皇帝左右,傳達诏命,并處理日常事務。
- 顧問應對:作為皇帝親信,需參與決策讨論,提供建議,如《後漢書》記載其“關通中外”。
3.地位與品級
- 東漢時期為六百石官,無固定員額,但實際地位較高,被視為皇帝近臣。
- 部分資料提到其品級為“正四品”,象征在官場中受重用和信任(需注意此說法多見于後世概括性描述)。
4.相關典故
- 因需每日傍晚向宮門(青瑣門)行禮,又稱“夕郎”。
- 漢代揚雄在《解嘲》中提及該職位,反映其晉升意義。
5.後續演變
- 唐代後,“黃門侍郎”逐漸與“門下侍郎”職能融合,成為三省六部制中門下省的重要官職。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朝代案例,可參考《後漢書》《漢官儀》等史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給事黃門侍郎》的詞義
《給事黃門侍郎》是指古代官員中的一種職務,屬于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給事黃門侍郎》的拆分部首為“纟”、“黃”、“門”、“侍”、“郎”,其中“纟”為“纟字旁”,“黃”和“門”為獨體字,“侍”為“亻字旁”後加“寺”,“郎”為獨體字。
《給事黃門侍郎》的總筆畫數為31畫,其中“纟”為3畫,“黃”為12畫,“門”為8畫,“侍”為7畫,“郎”為1畫。
來源和繁體字
《給事黃門侍郎》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制。繁體字為「給事黃門侍郞」。
古時候漢字寫法
《給事黃門侍郎》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未有明顯差異。
例句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晉升為給事黃門侍郎。
2. 給事黃門侍郎是朝廷中極其重要的官職。
組詞
給事、黃門、侍郎
近義詞
給事黃門侍郎的近義詞可以根據官職的級别進行劃分,對應的近義詞有:給事中、黃門侍郎。
反義詞
給事黃門侍郎的反義詞是與其級别相對低下的官職,如:侍郎、門下主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