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居正的意思、大居正的詳細解釋
大居正的解釋
以恪守正道為貴。大,尊尚。《公羊傳·隱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 宋 之禍, 宣公 為之也。” 何休 注:“明修法守正,最計之要者。”《東觀漢記·下伾惠王衍傳》:“禮重嫡庶之序,《春秋》之義大居正。”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居正的解釋 .謂遵循正道。《公羊傳·隱公三年》:“君子大居正, 宋 之禍, 宣公 為之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雖始之以淫侈,而終之以居正。” 唐 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
網絡擴展解釋
“大居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解釋
- 核心含義:以恪守正道為貴,強調尊崇正直的品德與行為準則。
- 發音:dà jū zhèng。
二、詳細釋義
- 品德與能力
指人具備高尚的品德、正直的行為,同時擁有出色的治理能力,能擔當重任。
- 曆史淵源
源自儒家經典《公羊傳·隱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主張遵守禮法嫡庶秩序,強調“守正”的重要性。後《東觀漢記》也引用此語,進一步強化其倫理意義。
三、應用場景
- 古代語境: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君主的治理能力與道德操守,如唐代官員杜正(傳說人物)因公正廉潔被稱頌。
- 文學引用:
明代馬治詩句“銅官大居正,顧盼雄彼此”,宋代張方平詩“春秋大居正,天統付元良”,均體現對正道與秩序的推崇。
四、總結
該成語融合了儒家倫理與政治理想,既強調個人品德修養,也指向社會治理的規範性。其核心始終圍繞“恪守正道”展開,具有曆史與文化的雙重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居正的意思
《大居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主持公正,守正不阿。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居正》包含三個部首,分别是大字邊框、居字旁和正字旁。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大居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谏太宗十思狀》一文中,是元代戴表元所著,意為“大力推行社會公正”。後來,這個成語逐漸廣為流傳并固定下來。
繁體
繁體字寫法為「大居正」,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大居正》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整體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他在處理争議時始終堅持大居正的原則。
組詞
正大光明、正義、居心不良、大公無私。
近義詞
一視同仁、公正、公平正直。
反義詞
偏私、不義、不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