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俗的意思、麤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俗的解釋

亦作“麄俗”。1.粗野庸俗。 宋 蘇轼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詩:“江城地瘴蕃草木,隻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麄俗。”《水浒傳》第十五回:“先生休怪我三個兄弟麄俗,請教授上坐。”

(2).指詩文粗鄙通俗。 宋 張戒 《歲寒堂詩話》卷上:“世徒見 子美 詩多麤俗,不知麤俗語在詩句中最難。”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詩文之詞采貴典雅而賤麤俗,宜藴藉而忌分明;詞曲不然,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説明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cū sú(注意“麤”是“粗”的異體字),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粗野庸俗
    指人的言行、舉止或事物風格缺乏教養、不夠雅緻,帶有市井或低劣的意味。例如:“他的談吐麤俗,難登大雅之堂。”

  2. 詩文粗鄙通俗
    在文學批評中,特指文學作品語言直白淺顯,缺乏文采或含蓄之美。例如南宋張戒評價杜甫詩時提到“麤俗語在詩句中最難”,即指通俗語言運用需技巧。


二、出處及例句


三、演變與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文學評價,可參考張戒《歲寒堂詩話》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俗(cū sú)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意思: 麤俗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言行舉止粗鄙、不文雅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麤(cu)由鹿(lu)和麥(mai)組成,麤含有11個筆畫。俗(su)由人(ren)和厶(si)組成,俗含有9個筆畫。 來源: 麤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清晰,麤意為粗魯、粗暴之意,俗意為不文雅、庸俗之意。 繁體: 麤俗的繁體形式為麤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麤俗的寫法與現在相比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别。 例句: 他的舉止麤俗,完全不合社交場合的禮儀要求。 組詞: 麤言(cū yán)、麤笑(cū xiào)、麤态(cū tài)等。 近義詞: 粗魯、粗俗、粗暴。 反義詞: 文雅、優雅、溫文爾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