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亞島嶼。面積約5500平方千米。島上有十餘座火山錐,最高峰阿貢活火山海拔3142米。以廟宇建築、自然風光以及雕刻、音樂和舞蹈聞名于世。是東南亞旅遊中心。
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島嶼,位于爪哇島東部,屬于小巽他群島的一部分。其名稱源于梵語與當地語言的結合,“巴厘”(Bali)在古爪哇語中有“祭品”“神聖之地”的含義,也有一說為馬來語“再回來”(Balik)的變體,象征其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從地理特征看,巴厘島以火山地貌聞名,擁有阿貢火山(活火山)和巴圖爾火山等地質奇觀,同時具備熱帶雨林、梯田與海濱景觀。全島面積約5,780平方公裡,東西最長140公裡,南北跨度95公裡,海岸線總長超過430公裡。
文化内涵上,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以印度教信仰為主的地區,其宗教體系融合了印度教、佛教與本土原始信仰,形成獨特的“巴厘印度教”。島上的傳統舞蹈(如凱卡克舞)、木雕藝術與神廟建築(如海神廟、聖泉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語言層面,巴厘語屬于南島語系,與印尼語并存使用,包含大量梵語借詞,例如“蘇卡”(幸福)、“達瑪”(責任)等詞彙,體現了宗教與生活的深度交織。根據印尼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巴厘島常住人口約430萬,首府登巴薩為行政與經濟中心。
參考資料:
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島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巴厘島(Bali Island)是印度尼西亞的島嶼之一,位于爪哇島東部,東經114°-116°、南緯8°-9°之間,面積約5620平方公裡。以火山景觀、印度教文化和藝術傳統聞名,被稱為“東南亞旅遊中心”。
地理位置
巴厘島西臨巴厘海峽與爪哇島相望,東隔龍目海峽與龍目島相鄰,南北分别瀕臨爪哇海和印度洋。全島呈菱形,東西寬140公裡,南北長80公裡。
自然特征
文化特色
别稱與旅遊地位
因多元景觀和文化,被稱為“神明之島”“天堂之島”“花之島”等,是全球熱門度假勝地。
其他信息
巴厘島融合了自然奇觀與人文藝術,既是火山與海洋交織的生态島嶼,也是印度教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其獨特魅力吸引了全球遊客,成為印尼旅遊的标志性目的地。
榜署辦買飽餐一頓被料砭削弁語簿伐塵機沖尅沖星崇嚴抽水站大解彈擊道穿電傳對賜耳誦诽訾風蟲覆蕩汩和鬼師詭異國鈞酣中客弘法淮陽績渾合饑敝寄打解纜金鵝谲險隽朗開夥款兵犁轭禮佛馬道秘祝鳥哭猿啼撇嘴匹夫有責琵琶襟遷所期單輕駕齊尚秋昊缺限事寬則圓飾巧摔闊牌子萬神委迹文章草無心想校曹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