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道的意思、馬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道的解釋

(1).通車馬的大路。 唐 李翺 《來南錄》:“如 虎丘 之山,息足 千人石 ,窺 劒池 ,宿 望梅樓 ,觀走砌石,将遊 報恩 ,水涸,舟不通,無馬道,不果遊。”《 * 詞話》第九二回:“多情燕子樓,馬道空回首。”

(2).指校場或城牆上跑馬的路。《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且説這校場原在東門外頭,地方甚是空闊。上面一座高臺,幾間廠房,是演武廳;東面是将臺,西面是馬道。” 楊大群 《關東傳奇》第三四章:“他見 馬太太 快跑到馬道跟前了,在馬道頭上被炮彈炸了幾個彈坑,而且由于多年失修,磚都塌下來了。”

(3).指宮中允許上馬的地方。《北史·郭祚傳》:“故事:令、僕、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於馬道。及 祚 為僕射,以為非盡敬之宜,言於帝,納之。下詔禦在 太極 ,騶唱至 止車門 ,禦在朝堂,至 司馬門 ,騶唱不入宮,自此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驺唱不入宮》:“馬道是許人上馬處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道”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場景中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古代含義

  1. 通車馬的大路
    指供車馬通行的主幹道,常見于文獻記載。例如唐代李翺《來南錄》提到因“無馬道”而無法遊覽某地,說明其作為交通要道的作用()。

  2. 校場或城牆上的跑馬道
    古代校場或城牆專設的馳馬通道,用于軍事訓練或巡邏。如《官場現形記》描述校場布局時提到“西面是馬道”,《關東傳奇》中也有相關描述()。

  3. 宮中的特定上馬區域
    指皇宮内允許官員上馬的指定區域。據《北史·郭祚傳》記載,馬道曾是官員進入宮門前下馬的位置,後因禮儀調整而變更()。

二、建築與工程中的現代含義

  1. 城台内側的坡道
    古代建築中,指城台左右對稱的漫坡道,表面用陡磚砌成“礓”狀防滑紋,便于馬匹、車輛上下,如北京故宮的坡道設計()。

  2. 邊坡或水利工程中的安全通道
    現代施工中,指高邊坡或大壩上設置的1-2米寬水平道路,用于人員通行、巡視或排水。例如水庫大壩下遊的馬道兼具交通、排水和壩體穩定功能()。

三、其他解釋

“馬道”一詞從古至今涵蓋交通、軍事、建築、工程等多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演繁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道》的意思

《馬道》是指供馬匹行走的道路。通常用作軍事、交通等方面的指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道》的部首是馬(馬部),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馬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的軍事和交通運輸中經常出現馬匹的使用,因此也就有了人們建造供馬匹通行的“馬道”。

繁體

《馬道》的繁體字為「馬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道」的字形有所不同,其字形為「辶」與「首」的結合,表示走在路上的人。

例句

1. 軍隊需要清理馬道,以确保軍馬通行順暢。

2. 遊客在沿着馬道欣賞美景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

組詞

馬道石、馬道車、馬道場、馬道崗、馬道儀

近義詞

馬路、馬徑、馬迹

反義詞

人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