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署的意思、榜署的詳細解釋
榜署的解釋
榜書: 又稱“榜署”,古稱“署書”,今又稱“擘窠(bo ke)書”。泛指書寫在匾額,宮殿門額上的大字。榜,即匾額。
詞語分解
- 榜的解釋 榜 ǎ 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榜帖(官府的公告)。紅榜。張榜。光榮榜。榜文。發榜。榜眼(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書(原指寫在宮阙門額上的大字,後泛指招牌一類的大型字)。 榜 à 搖船的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榜署”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作為書法術語
指書寫在匾額、宮殿門額上的大型字體,又稱“榜書”“擘窠書”。這類書法強調字體的雄渾與結構布局,常用于彰顯權威性場所(如官署門額、碑刻題頭)。例如古代宮殿匾額題字即屬此類。
二、作為動詞短語
-
張榜公示
“榜”指張貼文告(如科舉放榜、政令公告),“署”則含籤署、題名之意。組合使用時表示公開列示名單并署名,例如科舉考試後張貼錄取名單并加蓋官印的過程。
-
行政職能
“署”在古代可指代理官職或布置政務(如“部署任務”),“榜署”在此語境中可能引申為官方文書公示與職務行使的結合行為。
三、其他關聯含義
- 署榜:特指開列姓名并張榜公示的行為,如官吏考核後公布任職名單。
- 署書:古代“秦書八體”之一,專用于封檢題字。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場景理解該詞,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典籍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榜署(bǎng sh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木”和“者”兩個部首組成。它的字形結構比較簡單,總共有9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用它來指代官方發布的名單或命令。在繁體字中,榜署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榜署的字形結構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形态。這個字在古代以篆書形式出現,通過時間的演變,逐漸演化成現在使用的字形。
以下是一個例句:“大家請注意,最新的考試成績榜署已經發布了。”
榜署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成組詞,例如:“榜署公告”、“榜署名單”等。這些詞語通常用于形容官方發布的名單或公告。
對于近義詞,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等詞語來表示類似的意思。而“隱秘”、“保密”等則可以作為榜署的反義詞,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