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賢的意思、禮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賢的解釋

禮遇賢者。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乃所以崇德禮賢,濟 殷 弊民。” 晉 桓溫 《薦谯元彥表》:“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資治通鑒·梁敬帝紹泰元年》:“﹝ 庾季才 ﹞對曰:‘僕聞克國禮賢,古之道也。’” 胡三省 注:“ 武王 克 商 ,釋 箕子 囚,式 商容 閭,封 比幹 墓,所謂禮賢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禮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以禮遇和尊重的态度對待有才德的人,強調對人才的重視與敬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通過禮貌、謙遜的方式對待賢能之士,體現對人才的尊重與推崇。該詞常與“下士”連用,組成成語“禮賢下士”,進一步強調對人才的主動接納與虛心請教。

  2. 曆史淵源與文獻出處

    • 三國時期嵇康在《管蔡論》中提到“崇德禮賢”,主張通過禮遇賢者來改善社會弊端。
    • 晉代桓溫的《薦谯元彥表》也提到“旌德禮賢”,将禮賢視為教化民衆的重要方式。
    • 《資治通鑒》中記載周武王克商後“釋箕子囚,式商容闾,封比幹墓”,被視為古代禮賢的典範。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領導者或組織對有德才者的态度,如企業管理中重視人才、政治領域招納賢士等,也可用于日常交往中表達對他人的尊重。

  4. 延伸意義
    除字面含義外,“禮賢”還隱含着通過尊重人才實現社會進步或事業發展的深層理念,如《漢語大詞典》中提到的“濟殷弊民”(改善民生)。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禮賢下士”)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禮賢

《禮賢》是一個含有豐富含義的詞語,它代表着對有德行和才能的人表示尊敬和崇敬。

部首:示

筆畫:10

來源:《左傳·襄公四年》

繁體:禮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禮賢

例句:我們應該學會禮賢,尊重那些有才德的人。

組詞:尊賢、禮遇、賢良、仁賢

近義詞:禮佑、崇賢、尊德、禮敬

反義詞:貶賢、忽視、輕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