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隘的意思、墊隘的詳細解釋
墊隘的解釋
羸弱困苦。《左傳·成公六年》:“ 郇 、 瑕氏 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6*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預 注:“墊隘,羸困也。” 孔穎達 疏引《方言》:“地之下濕狹隘,猶人之羸瘦困苦。” 宋 司馬光 《晉祠謝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積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蕪穢,民憂墊隘。”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墊隘,亟待拯援。”
詞語分解
- 墊的解釋 墊 (墊) à 襯在底下或鋪在上面:墊高。墊平。墊背。墊腳石(喻被人用來往上爬)。 用來襯、鋪的東西:墊子。墊褥。 替人暫付款項:墊款。墊付。墊支。 陷沉,淹沒:墊沒(?)。墊陷。 填補空缺:墊補。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 隘的解釋 隘 à 險要的地方:隘口。要隘。關隘。險隘。 狹窄:隘巷。隘路。狹隘。 窮:隘窮。隘窘。貧隘。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墊隘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墊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àn ài,其核心含義為羸弱困苦,常用來形容人或群體因環境惡劣、生活艱難而陷入困頓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 羸弱困苦
指身體虛弱、生活貧苦的狀态,多由自然環境惡劣或社會壓力導緻。例如《左傳·成公六年》提到“民愁則墊隘”,即百姓憂愁導緻身體衰弱、生活艱難。
二、字源解析
- “墊”:本義為低窪潮濕之地(如“墊濕”),引申為因環境壓迫而陷入困境。
- “隘”:指狹窄、險要之地,象征生存空間的局促與艱難。
二者結合,既指自然環境的惡劣,也隱喻生活困苦。
三、用法與例句
- 古代文獻
- 《左傳》:“土薄水淺……民愁則墊隘。” 描述土地貧瘠導緻百姓困苦。
- 司馬光《晉祠謝晴文》:“民憂墊隘。” 表達對百姓疾苦的關切。
- 現代語境
可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底層群體因資源匮乏而艱難生存的狀态。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困頓、貧瘠、羸弱
- 反義詞:富足、安康、強健
“墊隘”一詞融合了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困境,既描述地理環境的惡劣,也映射出由此引發的生存壓力。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語境中可靈活用于文學或曆史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古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墊隘(diàn ài)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山地、河流等自然地形上,用土石等材料墊平高低差異,使道路或場地變得平坦,便于通行或建設其他設施。
拆分部首和筆畫:墊的部首是土,在左邊,共5畫;隘的部首是阝(阜),在右邊,共10畫。
來源:墊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長城修建的曆史。當時,在修築長城過程中,為了克服高低起伏的地形,需要墊平山丘、崖壁和河谷等障礙,便使用了墊隘一詞來形容這一行為。
繁體寫法:墊隘在繁體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墊隘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漢字寫法已經固定為墊隘。
例句:1. 在修建高速公路時,必須先墊隘,鋪設平坦的道路。
2. 墊隘後,山區村民們的交通更加便利了。
組詞:墊路、墊子、墊台、墊枕、隘路、隘口、墊高。
近義詞:疏浚、填平、填好、鋪路、修補。
反義詞:起伏、崎岖、凹凸、高低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