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記·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後因以“祥縞”指居喪。《南史·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中軍祥縞之日, 聞喜 緻哀而已,不受弔慰。”
“祥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祥缟”指居喪,即古代在親人去世後的服喪期間。該詞由“祥”與“缟”組合而成:
該詞通過服飾特征代指居喪狀态,反映了古代喪禮中對服飾的嚴格規範。其核心意義圍繞“服喪期間的行為與禮儀”展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書寫形式或書法作品,可參考相關書法詞典的示例。
《祥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吉祥而美好的事物。它形容祥瑞之物,也比喻吉祥和安甯的境況。
拆分《祥缟》的部首是“示”,筆畫分别是10和7。
《祥缟》一詞來源于《紅樓夢》,它是一個古典小說中的成語。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祥縞」。
在古時候,「祥縞」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獻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會有一些變化。
他穿着一身祥缟,祝福帶給了所有人。
祥瑞、祥雲、祥瑞萬象。
祥瑞、吉祥、瑞氣。
不祥、兇惡、不吉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