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祥缟的意思、祥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祥缟的解釋

《禮記·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後因以“祥縞”指居喪。《南史·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中軍祥縞之日, 聞喜 緻哀而已,不受弔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祥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祥”與“缟”二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喪服制度中的特定服飾。其含義需結合字義及古代禮制背景理解:

一、分字釋義

  1. 指喪祭名,古代父母喪後滿一周年(小祥)或兩周年(大祥)舉行的祭祀。《說文解字》釋“祥”為“福也”,但在喪禮中引申為除喪之祭,象征哀痛漸減、吉服将複。

    來源:《說文解字·示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本義為未經染色的白色生絹。《說文解字·糸部》:“缟,鮮色也。”段玉裁注:“缟即素也。”在喪服語境中,“缟”特指素色喪服,象征哀戚。

    來源:《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複合詞“祥缟”的涵義

“祥缟”指古代行“祥祭”(周年祭)時所穿的素色喪服。根據《禮記·間傳》記載,喪禮不同階段需更換服飾:

三、文化背景與制度關聯

“祥缟”體現了周代“五服制度”的精細化規定。據《儀禮·喪服》,喪服依親疏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而“祥缟”屬于喪禮後期從兇服過渡到吉服的中間階段服飾,反映了“禮以飾情”的倫理觀念。

來源:《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文獻用例

《禮記·檀弓上》載:“魯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鄭玄注:“祥,吉服;缟冠,未純吉也。”此處“祥缟”即指祥祭時尚未完全除喪的素色服飾,兼具哀思與吉禮的雙重象征。

來源:《禮記集解》(中華書局)。

“祥缟”是古代喪禮中祥祭儀式所着的素色服飾,承載了從兇喪過渡到吉服的禮制意義,其核心内涵在于通過服飾變化體現哀思的漸次消解與禮制的秩序性。

網絡擴展解釋

“祥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祥缟”指居喪,即古代在親人去世後的服喪期間。該詞由“祥”與“缟”組合而成:

二、出處與文獻引用

  1. 《禮記·玉藻》記載:“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意為服喪期滿後所戴的素色冠飾。
  2. 《南史·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中用例:“中軍祥缟之日,聞喜緻哀而已,不受弔慰。”,描述居喪期間不接受吊唁的情景。

三、引申含義

該詞通過服飾特征代指居喪狀态,反映了古代喪禮中對服飾的嚴格規範。其核心意義圍繞“服喪期間的行為與禮儀”展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書寫形式或書法作品,可參考相關書法詞典的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

稗草悲絲變惑春律從一而終等宜低矮饤坐梨蹲裆二十四孝犯聲飛練奉谀告天鳥鹳雀歸山暵旱圜土回睛豁出去架落獎掖金吾鳥酒博士訣厲钜衍抗命克盡厥職刻篆靈鼓龍性摟攬冒然描模明舉爬山越嶺平服欽定情見勢屈青筠榮椽冗號散愁三寸弱翰三田上鎖深秋神搖意奪試才師門實拍説詞死殺天殛天雨粟秃裡脫去文繡嫺麗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