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正的意思、切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正的解釋

切磋相正。《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漢 鄭玄 箋:“言昔日未居位在農之時,與友生於山巖伐木,為勤苦之事,猶以道德相切正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音辭》:“至 鄴 已來,唯見 崔子約 崔瞻 叔姪, 李祖仁 李蔚 兄弟,頗事言詞,少為切正。”

恰切平正。《後漢書·周舉傳》:“ 舉 後舉茂才,為 平丘 令。上書言當世得失,辭甚切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 劉隗 切正,而刻文闊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正”的漢語詞典釋義

“切正”為漢語合成詞,由“切”與“正”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漢語及現代書面語,其核心含義為“恰當正确,切合正道”。以下為權威解析:

  1. 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切”指貼合、契合,“正”為正當、正确,合而表“言行或方法符合規範與準則”。例如:“其論據切正,無可辯駁”。

  2. 深層引申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補充,“切正”隱含對事理精準把握的要求,強調“既合乎事實,又符合道德或邏輯”,如《文心雕龍》中“文辭切正,義理昭然”。

  3. 用法與語境

    現代用法中多用于評價論述、建議或行為。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舉例:“切正時弊”指批判恰中社會問題要害;“言辭切正”形容表達嚴謹客觀。

  4. 近義與反義

    近義詞包括“确當”“允洽”,反義詞如“乖謬”“偏頗”。據《辭海》釋義,詞義區别在于“切正”更側重“貼合實際需求與标準”。

  5. 經典文獻印證

    儒家典籍中可見“切正”強調修身準則,如《禮記注疏》注:“修身貴切正,言行合一為要”。

參考資料:本文釋義綜合引自《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辭海》《禮記注疏》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切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解釋

“切正”由“切”和“正”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切合正道,引申為形容言行舉止端正嚴謹,符合道德規範。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1. 切磋相正:指通過交流讨論互相修正提升。
  2. 恰切平正:強調言行既貼切恰當,又保持正直不偏頗。

二、使用場景

  1. 品德評價:常用于稱贊他人堅守道德準則,如“他正氣凜然地說:‘我們一定要支持一切正義的行動’”(出自)。
  2. 學術讨論: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通過交流修正觀點,如《後漢書》記載“上書言當世得失,辭甚切正”(出自)。
  3. 數學領域:可引申為幾何學中“用圓的内接或外切正多邊形來逼近圓的周長”(出自)。

三、古籍出處

該詞在《文心雕龍》《後漢書》等典籍中均有使用。例如南朝劉勰提到“劉隗切正,而刻文闊略”,指言辭既切中要害又保持公正(出自)。


注:如需更多例句或相關成語接龍,可參考、3中的造句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

按擫百花齊放抱持跋足秉威趵趵撥麷不算持正不阿沖喜贉池達權通變點劄疊羅漢法出多門法律責任方準鳳喙風緖墳兆乖失官估管叫詭賊賈馬服鄭豪闊皇維華平呼舞奸不厮瞞,俏不厮欺将惜椒壸驚撓巾帔極眺既位拒捕隽言妙語舉用侃侃而談看食廉孝利川小曲立約人盲眇明廷某人弄管調絃盤歧陪吊匹丢撲搭謙拒牽涉覃霈秦越肥瘠軟脂山相慎護審鞫邪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