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架海金梁 ”。
比喻起重要作用的傑出人物。 元 關漢卿 《陳母教子》第一折:“一個學 李太白 高才調,一個似 杜工部 好文章。一個是擎天白玉柱,一個是架海紫金梁。”《西遊記》第三十回:“那一個是 碗子山 生成的怪物,這個是西洋海罰下的真龍……一個是擎天玉柱,一個是架海金梁。”亦作“ 架海金樑 ”。京劇《打嚴嵩》第二場:“那一旁坐的是老 海瑞 ,他本是我朝中盡忠保國、架海金樑、擎天柱一根。”
“架海金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黃鶴樓》《西遊記》等原著,或查閱權威詞典。
《架海金梁》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壯麗宏偉的建築物或精湛的藝術作品。它源自《莊子·德充符》中的一句話:“舜、禹之事未異也,治水之權統于舜;四海之内死生存亡備夷狄之害,率由我出。豈其鄰邦之事與?豈唯城邑鄰邦甯哉!居乎中央者至陰之精也,上古無不普架海内者。”意思是舜、禹二人所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區别,但治理水患的權力統一由舜掌握;四海之内的生死存亡和免受夷狄之害,全靠我的辦法。難道說鄰邦的事情不與我有關嗎?城市、州邑和鄰邦,就不能夠安甯嗎?居住在中央的人有至陰(指北方極寒之地)的精華,這個世界上古的時候,沒有遺漏地普遍比我更能架構(治理)海内。”
部首拆分:
架 - 木
海 - 水
金 - 金
梁 - 木
筆畫:
架 - 8畫
海 - 9畫
金 - 8畫
梁 - 11畫
來源:
《架海金梁》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的那段話。後來,在民間形成了一種比喻,用來形容建築物或藝術作品的壯麗和精美。
繁體寫法:
架海金梁(繁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架海金梁(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
這座宮殿真是架海金梁,氣勢雄偉壯觀。
組詞:
梁木、架構、金碧輝煌
近義詞:
壯麗、莊嚴、宏偉、雄偉
反義詞:
破敗、破爛、簡陋、寒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