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手應心的意思、得手應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手應心的解釋

見“ 得心應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手應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與更常用的"得心應手"相同,形容技藝純熟、運用自如,心裡怎麼想,手上就能怎麼做,配合默契,毫無滞礙。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字面與核心含義:

    • 得手:指手上的動作、技藝掌握得很好,操作熟練。
    • 應心:指手上的動作能夠完全順應、響應心裡的想法或意圖。
    • 整體:形容對某項技藝或工作非常熟練,操作起來順手、順暢,心裡所想與手上所做高度一緻,配合得天衣無縫。強調操作者技藝精湛、運用自如的狀态。
  2. 引申義與用法:

    • 常用來形容技藝、手藝、操作技術等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 也用于形容處理事情非常順利、娴熟,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 強調主觀能力(技藝高超)與客觀效果(操作順暢)的完美統一。
  3. 來源與典故:

    • 該成語源自《莊子·天道》中輪扁斫輪的故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輪扁描述自己制作車輪的訣竅在于掌握恰到好處的節奏(不慢不快),這種技巧得之于手(手上熟練)而應于心(與心意相合),雖然無法用言語精确表達,但其中包含着規律(數)。後世據此提煉出“得手應心”或“得心應手”。
  4. 近義詞:

    • 得心應手(最常用且意思完全相同)
    • 運用自如
    • 揮灑自如
    • 駕輕就熟
    • 遊刃有餘
    • 心手相應
  5. 反義詞:

    • 力不從心
    • 笨手笨腳
    • 捉襟見肘
    • 顧此失彼

權威引用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得手應心”是成語“得心應手”的早期表達形式,兩者含義相同,均用于形容技藝純熟或做事順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得手應心”指心裡想到的,手上就能熟練操作,強調技藝的娴熟與操作的流暢性。其核心在于心手配合無間,常用于描述對技能、工具或方法的熟練掌握。

二、出處與演變

  1. 原典:出自《莊子·天道》中輪扁斫輪的故事:“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莊子通過工匠的經驗,說明技藝需長期實踐才能達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2. 演變:早期作“得手應心”,後逐漸演變為“得心應手”,兩者含義一緻,但後者更常用。

三、用法與搭配

四、例句參考

  1. 明代吳承恩《壽王可齋七帙障詞》:“得手應心,奚事揣摩之計;入經出傳,恥為孟浪之談。”
  2. 現代用法:“老木匠對傳統榫卯工藝得手應心,作品渾然天成。”

五、總結

“得手應心”與“得心應手”本質相同,均源自道家對技藝哲學的思考,現多用于書面語境。若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擴展,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避賢郵塵溷蟲妖春谷翠簟打成平手惦算雕蟲短小多視角翻箱倒箧非同小可剛潔給錢遘扇鞲鷹廣莫風過頭杖喚頭胡宮虺蛇會約回漲節離經始拘傳檻舍狼蟲虎豹拉勸嚨哅麥舟之贈蠻溪梅花驿民困國貧謬陋南極潇湘尿盆兒瓯金拍發旁薄炮頭砰輷謙憚強忮遷嬗楸檟人非物是沙堤事力霜江書頁述職擡轎子歎悔淘金天宜橐吾委劣五臣絃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