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道輪回的意思、六道輪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道輪回的解釋

亦作“ 六趣輪迴 ”。佛教語。謂衆生各因其善惡業力,而在六道中輪迴生死。 唐 張說 《唐陳州龍興寺碑》:“聖人有以見六趣輪迴,是無明網,故決之以定力。” 元 無名氏 《度翠柳》第一折:“我着你脫離生死,免卻六道輪迴。”參見“ 六道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道輪回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指衆生因業力牽引在六個生命形态中循環流轉的過程。以下從定義、六道分類及核心理念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六道輪回(梵語:ṣaḍgati)源于古印度婆羅門教世界觀,後被佛教吸收并發展。它描述衆生因生前善惡業力,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個境界中不斷生死循環的現象。輪回的本質是“因果報應”,即“善業生善道,惡業堕惡道”。

二、六道分類與特征

六道分為三善道與三惡道:

  1. 三善道

    • 天道:福報最大,壽命極長,享自然化成的衣食宮殿,但仍有生死。轉生條件包括持五戒十善、廣行布施等。
    • 人道:苦樂參半,具備智慧與創造力,是修行的關鍵道場。需持五戒、行孝道方可轉生。
    • 阿修羅道:雖有天福,但嗔妒心重,常陷争鬥,被稱為“非天”。
  2. 三惡道

    • 畜生道:愚昧受苦,或被驅使或互相殘食,因貪欲、欺騙等惡業轉生。
    • 餓鬼道:常年饑渴,身形丑陋,因悭貪、欺詐等行為堕入。
    • 地獄道:受極刑劇苦,如火燒、冰凍,因殺生、邪見等重罪所緻。

三、核心理念

  1. 業力法則:衆生行為(身、口、意)形成業力,決定輪回去向。
  2. 解脫目标:佛教強調通過斷除貪嗔癡“三毒”,修行佛法以跳出輪回。
  3. 輪回的層次性:六道按福報排序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四、文化影響

六道輪回思想不僅影響佛教修行體系,還滲透到東亞文學、藝術中,如敦煌壁畫、志怪小說等。其核心啟示在于勸人向善,明因果之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道的具體轉生條件或佛教解脫方法,可查閱《中阿含經》《楞伽經》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是佛教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衆生在死後根據自己的業果轉生到六個道中的一個,不斷循環輪回。這六個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道輪回》一詞的部首是“八”和“車”,它們分别位于字的左右兩側。根據筆畫數,這個詞有12個筆畫。

來源

《六道輪回》的來源是古代印度佛教文獻,在佛經中有詳細的描述和解釋。這個概念隨着佛教的傳播而傳入中國,并在中國佛教中得到廣泛應用。

繁體

《六道輪迴》是《六道輪回》的繁體字寫法,它在台灣、香港和其他華人地區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關于《六道輪回》這個詞在古代的具體寫法沒有明确的記載。

例句

1. 黃昏之時,人們常常沉浸在六道輪回的思考中。

2. 他們認為隻有通過修行才能超脫六道輪回的束縛。

組詞

1. 輪回

2. 六道

3. 天道

4. 人道

5. 阿修羅道

6. 畜生道

7. 餓鬼道

8. 地獄道

近義詞

1. 輪回:轉生

2. 六道:六趣

3. 天道:天國

4. 人道:人間

5. 阿修羅道:修羅道

6. 畜生道:畜生界

7. 餓鬼道:鬼界

8. 地獄道:地獄

反義詞

1. 輪回:涅槃

2. 六道:涅槃

3. 天道:地道

4. 人道:畜道

5. 阿修羅道:天道

6. 畜生道:人道

7. 餓鬼道:人道

8. 地獄道:天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