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首伏的意思、首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首伏的解釋

猶言坦白服罪。 漢 蔡邕 《故太尉喬公廟碑》:“公覺其奸态,收考,首伏,即日伏辜。”《周書·韓褒傳》:“於是諸被署者,莫不惶懼。皆首伏曰:‘前盜發者,并某等為之。’”《舊唐書·柳渾傳》:“人知奴寃,莫肯言。 渾 與 崔祐甫 遽入白, 少遊 驚問,醉僧首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首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坦白服罪,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認罪或供認罪行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用例

3.常見混淆

4.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首伏的意思

《首伏》是中國古代農曆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它标志着夏季的正式開始。在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所謂的“首伏”就是指立夏後的第三個庚日。具體日期每年都會有所不同,通常在公曆5月21日或22日左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首伏》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首”的部首是“首”,筆畫數為9;“伏”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6。

來源

《首伏》這個節氣的名稱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最早出現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本書中。據記載,古人認為夏天的開始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因此在立夏後的第三個庚日這一天,人們會慶祝、祈福,以預祝夏季豐收、平安。

繁體

《首伏》的繁體字為「首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略有不同,因此《首伏》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是「首伏」。

例句

1. 今年立夏後的第三個庚日是5月21日,這一天就是《首伏》。

2. 《首伏》到來之際,人們會舉行一些祭祀活動,以祈求夏季的平安和豐收。

組詞

祈福、節氣、農曆、庚日、豐收

近義詞

夏至、中伏、暑時

反義詞

立春、立秋、寒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