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業的意思、道業的詳細解釋
道業的解釋
(1).謂善行、美德。因其可以化導他人,故稱。《三國志·蜀志·龐統傳》:“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飨歌》:“德心既廣,道業惟優。” 宋 陳襄 《與兩浙安撫陳舍人薦士書》:“ 處 、 穎 、 孜 , 襄 所聞而知之者,雖道業不及於二三子,然其行義皆足取信於人。”
(2).佛道教化事業。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水東有 觀雞寺 ……蓋以此土寒嚴,霜氣肅猛,出家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栖託焉。”《魏書·釋老志》:“於是崇奉天師,顯揚新法,宣布天下,道業大行。”《藝文類聚》卷七八引 南朝 陳 徐陵 《天台山館徐則法師碑》:“銘曰:來去三鳥,賓遊二童。然香雨上,擊磬雲中。玉粒雖軟,金膏未鎔。方流道業,濟彼昏蒙。”亦指佛道的修煉課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吾比修道業,入定怡神,淩虛往來,略無暇景,國人願覩,聞之久矣。”
(3).職業;營生。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八出:“販私鹽,賣私茶,是我時常道業;剝人牛,殺6*人犬,是我6*日逐營生。”《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鳗産禍》:“ 計安 便教人尋間房,安頓了妻小居住。不止一日, 計安 覷着渾家道:‘我下番無事,若不做些營生,恐坐吃山空,須得些個道業,來相助方好。’”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立于東漢):道觀(刵 )。道士。道姑。道行(俷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 指某些反動迷信組織:會道門。一貫道。
- 業的解釋 業 (業) è 國民經濟中的部門:工業。農業。 職務,工作崗位:職業。就業。 學習的功課:學業。肄業。畢業。業精于勤。 重大的成就或功勞:創業。豐功偉業。業績。 從事:業醫。業商。 財産:産業。 既,已經:業已。業經。 佛教名詞:業報(佛教指善行、惡行的報應)。業障(亦稱“孽障”)。 姓。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道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釋:
一、佛教中的核心含義(佛學修行)
指學道修行的實踐,特指通過佛法修行積累成就佛果的因行。例如:
- 修道事業:與“福業”相對,福業招感人天果報,道業則指向成佛的修行,如持戒、禅定等。
- 經典引用: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修道業”指潛心修習佛道的行為。
二、廣義的教化與德行
- 善行與美德
指能感化他人的高尚品行,如《三國志·蜀志》中龐統所述“長道業”即倡導道德風尚。
- 宗教教化事業
涵蓋佛、道教化衆生的實踐,如唐代文獻中提到的“佛道教化事業”。
三、世俗語境中的延伸義
指職業或謀生手段,常見于古代文獻:
- 宋代戲文《張協狀元》中“販私鹽”被稱為“道業”;
- 《警世通言》中計押番擔憂“坐吃山空”,需尋“道業”維持生計。
提示
- 佛教釋義具有宗教專屬性,其他義項多見于曆史或文學語境。
- 參考資料:綜合自(佛教釋義)、(曆史用例)、(詞語定義)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道德修養和職業道德。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業”,其中“辶”是表示“走”的部首,“業”是表示“工作”的部首。這個詞共有17個筆畫。《道業》一詞來源于《道德經》中的道德思想,強調了修行者必須在職業生涯中遵循道德準則的重要性。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道業》一詞的基本含義沒有改變。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在工作中始終遵守道業,赢得了同事和客戶的信任。”一些和《道業》相關的詞語有:“職業道德”、“業務道德”等。而它的反義詞可能是“不道德”、“失業”。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