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常的意思、大常的詳細解釋
大常的解釋
本性;常道。《莊子·田子方》:“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文子·上禮》:“屏流言之迹,塞朋黨之門,消智能,循大常,隳肢體,黜聰明,大通混冥,萬物各復歸其根。” 明 夏完淳 《六君詠·劉亞明》:“一死存大常,道宗傳入室。”
太常。《周禮·春官·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 鄭玄 注:“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為縿,斿則屬焉。”《儀禮·觐禮》“載大旂” 漢 鄭玄 注:“大旂,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畫日月,其下及旒,交畫升龍降龍。”參見“ 太常 ”。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常的解釋 常 á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恒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隻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識。常務。常規。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網絡擴展解釋
“大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
基本解釋
發音為dà cháng,指“大事常常發生”,強調大規模事件的高頻率和普遍性,并非偶然現象。
例句:常用于描述自然災害、社會動亂或經濟危機等周期性現象。
-
延伸内涵
該成語由“大”和“常”組合而成,隱含對事物長期性規律的總結,如《莊子·田子方》中“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即指細微變化中保持根本原則。
二、古籍中的哲學含義
在道家文獻中,“大常”被解釋為“本性;常道”,即宇宙或人性的根本法則。例如:
- 《文子·上禮》提到“循大常”,主張遵循自然之道;
- 明代夏完淳的詩句“一死存大常”則借指堅守道義。
三、其他特殊用法
- 古代禮制
《周禮·春官·巾車》中“建大常”指一種繪有日月圖案的旗幟,屬于禮儀制度的一部分。
- 醫學領域
現代個别語境下(如婦科檢查)可能代指“子宮大小正常”,但此用法非通用。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文學或哲學讨論中多指向“根本法則”,而日常表達則側重“頻繁發生的大事”。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莊子》《周禮》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常(dà cháng)是指宇宙中永恒不變的法則或規律。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并談其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同時還列舉了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大(dà):一畫
- 常(cháng):五畫
來源:
《大常》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用以描述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宇宙法則。它意味着那些在萬物變幻中保持不變的事物或原則。
繁體:
《大常》在繁體字中的書寫形式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将《大常》寫作「大常」)(寫法參考《康熙字典》)。
例句:
- 宇宙中的大常法則決定了一切物質的運行軌迹。
- 人們應當尊重大常,順應宇宙的規律。
組詞:
- 大常法則
- 大常規律
近義詞:
- 天道
- 自然法則
反義詞:
- 變化無常
- 無規律
以上是關于「大常」的内容。若有相關問題,請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