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節的意思、蹈節的詳細解釋
蹈節的解釋
(1).信守節操。《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周書·孝義傳序》:“其出忠入孝,輕生蹈節者,則蓋寡焉。”
(2).應合節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
詞語分解
- 蹈的解釋 蹈 ǎ 踐踏,踩:蹈襲(走别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蹈節(信守節操)。蹈海(跳到海裡 * )。赴湯蹈火。循規蹈矩。 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蹈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主要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信守節操
指堅守道德準則或原則,不因外界壓力或誘惑而動搖。例如《晉書·元帝紀》記載:“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強調在危難中保持氣節;《周書·孝義傳序》也提到“輕生蹈節者,則蓋寡焉”,形容忠孝節義之士。
-
應合節拍
指動作或節奏與音樂、舞蹈等協調一緻。如晉代陸機《日出東南隅行》中的描述:“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鸾”,比喻舞姿與音樂韻律完美契合。
二、使用場景
- 道德層面:用于贊美堅守原則的人,如“他在利益誘惑下仍能蹈節而行”。
- 藝術層面:描述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中動作與節奏的協調性,如“舞者蹈節而舞,宛若驚鴻”。
三、關聯詞彙
- 近義詞:守節、持節、合拍
- 反義詞:失節、變節、違律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晉書》《周書》等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蹈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堅守節操,不屈服于外界壓力。它由四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足部、白部、方部和心部。在書寫方面,它有18畫。《蹈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味着甯死不屈的精神。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躍節」。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不同,「蹈節」可以寫作「蹈皆」,它們都代表着同樣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蹈節》的例句:
1. 他甯願蹈節,也不願違背自己的信念。
2. 她勇敢地蹈節,為自己的權益而戰。
一些與《蹈節》相關的組詞包括:
1. 膽識蹈節:指以勇氣和決心守護自己的信念。
2. 投鞭斷流:指斷舍離去,堅決地放棄一切。
根據不同語境,與《蹈節》近義詞有:
1. 臨危不懼:表示在危難面前保持鎮定,毫不畏懼。
2. 忠勇果斷:指忠誠堅決,果斷果敢。
反義詞可能是:屈從遷就,指違背自己的原則,屈服于外界壓力。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