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掉首的意思、掉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掉首的解釋

轉過頭。不理睬貌。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白瓊仙》:“顧結褵十年,并無所出,常勸生納妾,為嗣續計,生掉首弗顧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掉首

“掉首”為古漢語複合詞,由“掉”與“首”組合而成,本義指轉過頭、回頭的動作,引申為決絕不顧或改變态度。以下從字源、釋義及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掉(diào)

    • 《說文解字·手部》:“掉,搖也。從手,卓聲。”本義為擺動、搖動,如“掉臂”(甩動胳膊)。後引申為“回轉”,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掉三寸之舌”,此處“掉”即“轉動”之意。
    • 段玉裁注:“掉者,搖之轉也。”說明動作由“搖動”延伸至“轉向”。
  2. 首(shǒu)

    • 《說文解字·首部》:“首,頭也。”象形字,甲骨文作頭顱之形,本義即頭部。

合成釋義:“掉首”即“轉動頭部”,表轉身、回頭的動作,後衍生“棄之不顧”的抽象含義。


二、權威釋義與用例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103頁:

掉首:

  1. 轉過頭。
    • 例:《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掉首而去,終身不複見。”
  2. 喻決絕不理睬。
    • 例:清·黃景仁《啼烏行》:“掉首獨去誰挽留?”

古籍用例拓展:


三、近義辨析


四、文化意象

“掉首”在文學中常塑造孤傲、疏離的形象:

如魯迅《彷徨·孤獨者》:“他掉首不顧,徑自走向風雪中。”

此用法承襲古意,強化人物疏離感。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3年。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
  3. 《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 《歸有光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5. 《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

網絡擴展解釋

“掉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iào shǒu,其核心含義是“轉過頭,表現出不理睬的樣子”。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轉過頭”,字面動作描述為頭部轉向其他方向,通常帶有拒絕或漠視的态度。
  2. 引申含義
    強調對他人的話語、請求等不予理睬,常見于文學作品中,用以刻畫人物冷淡、疏離的形象。

出處與用法


相關詞語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淞濱瑣話》等文學作品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國甯家薄器邊欄别塗布母繜慘絶陳墨香除飾打參彫本對撇子多于蛾揚泛埽棐常夫妻無隔宿之仇膚劄狗腿差寡草锢結歡飲婚事見亮踐言拘略峻法靠臂渴望梅酷禍傫傫戀豆靈轸摸頭不着女腳判官頭千日紅前月棋布錯峙清清冷冷秋光屈伏人心喪盡賞帖水西寺説得熟絲誦斥薮澤隨任媮安投身紙脫生亡友完全小學無惡無無相機行事縣亭邪馬台國釁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