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釣璜溪的意思、釣璜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釣璜溪的解釋

相傳 周 呂尚 曾釣于 渭 之濱,因指 渭河 。 唐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詩:“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參見“釣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釣璜溪

一、詞典釋義

“釣璜溪”為漢語典故性專有名詞,典出周朝呂尚(姜太公)垂釣遇周文王之事。“釣”指垂釣,“璜”為半璧形玉器,代指呂尚所得玉璜信物,“溪”即溪流。合稱指呂尚垂釣并獲玉璜的溪水,後引申為賢士隱居待明主、君臣際遇的象征地。

二、曆史典故溯源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姜尚(字子牙)隱居于渭水之濱(今陝西寶雞一帶),以直鈎無餌垂釣,遇周文王訪賢。文王識其才,拜為太師。另《尚書大傳》補充載:“周文王至磻溪,見呂尚釣,得玉璜。”即呂尚垂釣時得一玉璜,刻有“周受命,呂佐之”谶文,被視為天命所歸的吉兆。此溪因而得名“釣璜溪”或“璜溪”。

三、文化内涵與象征

  1. 隱逸與機遇的象征

    釣璜溪成為古代文人寄托隱逸情懷、期盼明主識才的意象。如唐代胡曾《詠史詩·渭濱》雲:“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垂釣。當時未入非熊兆,幾向斜陽歎白頭。”

  2. 君臣遇合的典範

    呂尚遇文王被視為理想君臣關系的模闆,後世以“釣璜”喻指賢才得遇明主。如李商隱《寄令狐學士》詩:“釣璜玉具動高秋,肯念寒蕪憶鹔鹴。”

四、地理指代與演變

“釣璜溪”實指渭水支流磻溪(今陝西寶雞陳倉區伐魚河),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渭水》載:“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溪中有泉,謂之茲泉,即太公垂釣之所。”後世亦以“璜溪”“釣川”等代稱此地,成為承載曆史記憶的文化地标。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釣璜溪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渭河的一種雅稱,源于周朝呂尚(姜太公)垂釣的典故。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詞義來源
    該詞最早指代渭河,因周朝開國功臣呂尚(字子牙)曾在渭水之濱垂釣,後遇周文王而得重用。典故中“璜”指玉器,象征呂尚的才能與際遇,“釣璜”即暗喻賢者待明主。

  2. 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蘇颋在《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中寫道:“遙指釣璜溪”,以典故暗喻君臣際會,表達對賢能政治的向往。

  3. 詞語構成

    • 釣:指垂釣行為,暗含隱逸待時的深意
    • 璜:古代祭祀用的半璧形玉器,象征尊貴與祥瑞
    • 溪:原指小河,此處借指渭河支流
  4. 相關考證
    漢典等權威辭書均收錄該詞,但需注意現代地理考據認為“釣璜溪”并非具體河流名稱,而是文學化的代稱。建議查閱《史記·齊太公世家》等史籍,或《全唐詩》相關注釋獲取更完整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半導體光(熱)電器件半疑半信鷩鴺朝漢台出腹大霈奠酒端的風烈風翔風月負能鈎察漢日天種黃蓍毀跌穢身嘉賜尖恰恰家醞井疆記驗卷筆刀抗足勘災窠臼誇説纍牛樂毅棗亮麗流刑渼陂面然鳴棹秘赜嘔吟漂女貧餒仆程親從清粹青都祈禠球場求學鵲黑曲江宴日晩儒碩沙鹿詩室十韋書函孰何腽肭臍吳王污聞無恹線民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