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邑的疆界。《書·畢命》:“弗率訓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傳:“其不循教道之常,則殊其井居田界,使能畏為惡之禍,慕為善之福。” 唐 儲光羲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史君文》詩:“道喪古兵賦,時來開井疆。”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歷山川但壯遊覽而不考其形勢,閲井疆但觀市肆而不察其風俗。”
“井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井邑的疆界”,即古代以井田制為基礎的行政或地理劃分範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井疆”由“井”(指井田制中的土地單位)和“疆”(邊界)組成,字面意義為“井田的疆界”。這一概念與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密切相關,尤其在《尚書·畢命》中記載,周代通過劃分井田的邊界來規範土地管理和居民行為,如“殊厥井疆,俾克畏慕”(意為通過明确疆界使民衆敬畏法度)。
如今“井疆”主要用于曆史、文學領域,作為研究古代土地制度或賞析詩文時的專業術語,日常使用較少見。
井疆(jin1 jiang1)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井的拆分部首為二,即疒(bing1)和二(er4),總共有五個筆畫。
井疆這個詞源自《墨子·明鬼》:“今年不井疆,故不采橡矣。”它的意思是田野,指的是農田的邊界或疆界。
在繁體字中,井疆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井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甲骨文中,井的形狀更像一個方形的水井,表示井水。而疆的古代字形更像是一個圍牆的樣子,用來表示邊界或疆界。
以下是一些關于井疆的例句:
1. 農民們用竹竿和繩子測量井疆的長度。
2. 這塊井疆的土地非常肥沃,適合種植大豆。
一些與井疆相關的組詞有:井水、井台、疆界、疆域。
與井疆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地界、田界、疆土。
與井疆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畝(謬)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