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窠臼的意思、窠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窠臼的解釋

[old ruts;set pattern] 現成格式;老套子

不落窠臼

詳細解釋

(1).門臼。舊式門上承受轉軸的臼形小坑。《醒世恒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衆人一齊動手,乒乒乓乓将遮堂亂打,那遮堂已是離了窠臼的,不消幾下,一扇扇都倒下去。”

(2).比喻舊有的現成格式;老套子。 宋 朱熹 《答許順之書》:“此正是 順之 從來一箇窠臼,何故至今出脫不得,豈自以為是之過耶?”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吾謂填詞之難,莫難於洗滌窠臼;而填詞之陋,亦莫陋於盜襲窠臼。”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鐵花仙史》較後出,似欲脫舊來窠臼,故設事力求其奇。”

(3).喻指地獄;牢籠。 明 屠隆 《昙花記·祖師說法》:“萬人坑裡,打破疑團,纔喜得離窠臼;千丈崖颠,踢翻筋鬥,這遭永脫輪迴。”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顔淵篇七》:“所以釋氏自家,也把做石火電光相拟,稍為俄延,依舊入人欲窠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窠臼”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kē jiù,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本義與字源

  1. 字源解析
    • 窠:本義指昆蟲、鳥獸的巢穴(如“鳥窠”“蜂窠”),《說文解字》解釋為“穴中曰窠,樹上曰巢”。
    • 臼:原指舂米的石器,後引申為凹陷的承軸結構,如門臼(舊式門上承受轉軸的臼形小坑)。
    • 合義:最初指門臼的結構,後擴展為固定、機械化的形态。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比喻義

    • 現成格式或陳腐套路:多用于文學、藝術領域,指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模式。例如“不落窠臼”形容作品突破傳統束縛,獨具風格。
    • 牢籠或束縛:在哲學或思想層面,可喻指限制人思維的框架,如“擺脫前人窠臼”。
  2. 常見搭配

    • 不落窠臼:出自宋代吳可《學詩》“跳出少陵窠臼外”,強調創新。
    • 堕入/難逃窠臼:指陷入陳規,如“出手過低,堕入窠臼”(例句)。

三、示例與反義詞

  1. 例句參考

    • 頤和園的設計獨具匠心,不落窠臼。
    • 若橫檻難越,翻身不成,則易堕入窠臼。
  2. 反義詞

    • 近義詞:陳規、老套;反義詞:創新、突破。

“窠臼”既指物理結構的固定模式,也隱喻思維或創作的僵化,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更多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窠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窠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陷入僵化、受限制的困境或局面。它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不得自由發展,陷入某種舊有的、不利的狀态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窠臼》這個詞的部首是窟(kū),由一部分組成,它在字的左邊。窟的意思是指洞穴、穴居之處。 窠臼的筆畫數是23畫。具體的筆畫構成如下: 窠(9畫):窓(6畫) + 皿(9畫) 臼(14畫):月(4畫) + 匠(5畫) + 十(2畫) + 厶(3畫) 來源 《窠臼》一詞最早出現在《國語·晉語》一書中,文中記載了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文公所訓示官員的話:“好窠臼,讀書術,順理言善斯言,凡不爾聞。” 繁體 《窠臼》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窠臼」,也就是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窠臼的寫法與今天的略有不同。例如,在《廣韻》一書中,窠臼的寫法是「窼臼」。古時候的寫法多有變化,但整體的字義并未改變。 例句 以下是使用《窠臼》的例句: 1. 他的思維總是被舊有的觀念所窠臼,無法有新的創意。 2. 這個行業陷入了經濟下滑的窠臼中,很多企業都面臨困境。 3. 勇于突破自我,才能避免被窠臼所束縛。 組詞 以下是與《窠臼》相關的詞語: 1. 窠:指洞穴、窩藏之地。 2. 臼:指磨谷子等糧食時所用的石磨。 近義詞 與《窠臼》的近義詞有: 1. 羁絆:指束縛、限制。 2. 窒礙:指阻礙、束縛。 3. 糾結:指陷入困境、無法解脫。 反義詞 與《窠臼》的反義詞有: 1. 自由:指不受限制、自主發展。 2. 開闊:指心胸寬廣、眼界開放。 3. 發展:指取得進展、向前推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