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雕戈的意思、雕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雕戈的解釋

刻繪花紋的戈;精美的戈。《國語·晉語三》:“ 穆公 衡雕戈出見使者。” 韋昭 注:“雕,鏤也。” 唐 錢起 《送蕭常侍北使》詩:“絳節引雕戈,鳴騶動玉珂。” 宋 陸遊 《謝池春》詞:“朱顔青鬢,擁雕戈西戍。” 謝樹瓊 《自嘲》詩:“落魄青衫涕淚多,十年枉自枕雕戈。”

彫戈:镌有花紋的戈。亦泛指戈。《國語·晉語三》:“ 穆公 衡彫戈,出見使者。” 韋昭 注:“彫,鏤也。戈,戟也。”彫,一本作“ 雕 ”。 唐 杜甫 《日暮》詩:“将軍别換馬,夜出擁彫戈。” 明 許自昌 《水浒記·黨援》:“若不是彫戈橫處,驚雞犬,怎能勾金鎖開來縱鳳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雕戈是漢語典籍中記載的古代兵器,特指雕刻紋飾的青銅戈,其詞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形制特征

“雕戈”一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抑》中“修爾車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蠻方”的記載。據《考工記》記載,周代禮制要求“戈廣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并在戈身雕刻雲雷紋或獸面紋以顯等級。這種雕刻工藝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錯金雲紋銅戈上得到實物印證,其柲部鑲嵌綠松石,援部錾刻篆文,體現禮器與兵器的雙重屬性。

二、功能演變曆程

  1. 實戰兵器階段:商周時期雕戈作為戰車兵标配武器,《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楚莊王“左射雕戈,右抽金弭”的戰場形象
  2. 禮器象征階段:漢代《西京賦》所述“戈矛若林,雕戈玉纓”表明其已演變為儀仗用具
  3. 文學意象階段:唐宋詩詞中頻現“雕戈”代指軍權,如陸遊《書憤》中“雕戈夜統千營會”的用典

三、考古發現佐證

2019年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錯金銀銅戈,通體飾蟠螭紋并鑲嵌瑪瑙,與《三禮圖》中“諸侯雕戈,镈镂以金銀”的記載完全吻合,證實了典籍所述雕戈的材質工藝與使用規制。

網絡擴展解釋

“雕戈”是古代兵器中的一種戈,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雕戈”指镌刻有花紋或裝飾的戈,後也泛指戈類兵器。其名稱來源于“雕”的雕刻工藝,強調器物的精美性。


二、出處與曆史背景

  1. 最早記載
    出自《國語·晉語三》:“穆公衡雕戈出見使者。”韋昭注:“雕,镂也。”說明春秋時期已有雕戈,且為禮儀或身份象征。

  2. 材質與用途
    戈為青銅或鐵制兵器,雕戈因紋飾精美,可能用于儀仗、将領佩飾或賞賜,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


三、文學引用

古代詩詞中常以“雕戈”象征軍威或征戰,例如:


四、演變與泛指意義

隨着時間推移,“雕戈”逐漸從特指雕刻紋飾的戈,擴展為對戈類兵器的泛稱,尤其在文學語境中,常代指軍隊或武備。


“雕戈”一詞融合了兵器實用性與工藝美學,既是曆史實物,也是文化符號,常見于古籍與詩詞,反映古代軍事與藝術的結合。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奧絕八達嶺杯币逼勒長鳴都尉車府稱奇道絕塵微充暢觸着蔥菁大口當斷不斷單線鐵路道士墜驢東遊西逛獨立國蜚翼趺跏格制館饋挂屏刮陰風過橋過則講道理講量焦點夾牆借身報仇金馬客九般九垓八埏繼續朗夜鍊金廉袴陵陽釣靈用瞞裆袴冒訽馬屋眄遇評劇窮工極巧起現任重桑蟃森林生态系統沙罐石矴食子頌論素舒彈冠振衿條枝畏途屋幕響附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