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則的意思、過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則的解釋

逾越規矩。《禮記·哀公問》:“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 元 虞集 《禦史中丞楊公神道碑》:“羣臣侍坐者,或言笑過則,上見公正色,為之改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對“過則”的釋義包含雙重語義維度。從語素組合分析,“過”作動詞時指超越某種界限,《說文解字》訓為“度也”,如《論語·公冶長》載“由也,好勇過我”;作名詞則指過失,《廣韻》解作“誤也”。“則”作為名詞時表規範,《爾雅·釋诂》注為“法也”,作連詞表因果關系,如《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即用此義。

在複合詞層面,“過則”存在兩種訓釋方式:一為動賓結構,指突破既定規範,如《尚書·說命中》“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功”孔傳“過則損之”;二為連詞組合,表示轉折邏輯,《經傳釋詞》卷八“則猶而也”條引《禮記·樂記》“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鄭玄注“言君臣淫而無則”即屬此類用法。

該詞的曆時演變顯示,先秦典籍中多作連詞使用,如《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的“過而”實即“過則”之變體。漢唐注疏則強化了其作為行為準則的倫理内涵,宋明理學更将“過則”納入修身體系,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強調“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

網絡擴展解釋

“過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ò zé,其核心含義為“逾越規矩”或“超過限度”,主要包含以下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逾越規矩
    指言行超出既定的規範或準則。例如《禮記·哀公問》中提到“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強調君子的言行不應越界。

  2. 超過適宜程度
    形容行為或狀态超出合理範圍,如過度追求某事物或反應過激。例如“聞過則怒”指面對批評時表現出過激情緒。

二、用法與示例

三、延伸意義

該詞暗含對“平衡”的倡導,提醒人們避免極端,保持言行在合理範圍内。例如“過則勿憚改”(《論語》)雖非直接引用,但邏輯相通。

四、注意事項

需注意與“過…則…”句式(如“過則改之”)區分,後者中“過”與“則”為獨立詞,分别表示“過錯”和“就”。

别人正在浏覽...

谙知拔地參天襃斜路并封補丁采蘭子鏟地皮翠禽大敵大陸橋運輸大五金滌慮地區性逗頭返生發閃飛狐肺金峰岚佛閣覆繖甘心氏管頓黃葛峽化雨交洽蹶機開闊魁陵梁鴦臨事制變臬府農桒哦嗬跑青翩飛偏委切麪丘兆戎甲紗窗上葉生庚食不重肉飾履失責水厄水狀元朔望私知索诃鬀發文彩四溢蕰藻吳郡星郎武舉人無置錐地響器賢髦宵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