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雕戈的意思、雕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雕戈的解释

刻绘花纹的戈;精美的戈。《国语·晋语三》:“ 穆公 衡雕戈出见使者。” 韦昭 注:“雕,鏤也。” 唐 钱起 《送萧常侍北使》诗:“絳节引雕戈,鸣騶动玉珂。” 宋 陆游 《谢池春》词:“朱颜青鬢,拥雕戈西戍。” 谢树琼 《自嘲》诗:“落魄青衫涕泪多,十年枉自枕雕戈。”

彫戈:镌有花纹的戈。亦泛指戈。《国语·晋语三》:“ 穆公 衡彫戈,出见使者。” 韦昭 注:“彫,鏤也。戈,戟也。”彫,一本作“ 雕 ”。 唐 杜甫 《日暮》诗:“将军别换马,夜出拥彫戈。”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党援》:“若不是彫戈横处,惊鸡犬,怎能勾金锁开来纵凤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雕戈是汉语典籍中记载的古代兵器,特指雕刻纹饰的青铜戈,其词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形制特征

“雕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中“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的记载。据《考工记》记载,周代礼制要求“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并在戈身雕刻云雷纹或兽面纹以显等级。这种雕刻工艺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错金云纹铜戈上得到实物印证,其柲部镶嵌绿松石,援部錾刻篆文,体现礼器与兵器的双重属性。

二、功能演变历程

  1. 实战兵器阶段:商周时期雕戈作为战车兵标配武器,《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左射雕戈,右抽金弭”的战场形象
  2. 礼器象征阶段:汉代《西京赋》所述“戈矛若林,雕戈玉缨”表明其已演变为仪仗用具
  3. 文学意象阶段:唐宋诗词中频现“雕戈”代指军权,如陆游《书愤》中“雕戈夜统千营会”的用典

三、考古发现佐证

2019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错金银铜戈,通体饰蟠螭纹并镶嵌玛瑙,与《三礼图》中“诸侯雕戈,镈镂以金银”的记载完全吻合,证实了典籍所述雕戈的材质工艺与使用规制。

网络扩展解释

“雕戈”是古代兵器中的一种戈,其核心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雕戈”指镌刻有花纹或装饰的戈,后也泛指戈类兵器。其名称来源于“雕”的雕刻工艺,强调器物的精美性。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1. 最早记载
    出自《国语·晋语三》:“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韦昭注:“雕,镂也。”说明春秋时期已有雕戈,且为礼仪或身份象征。

  2. 材质与用途
    戈为青铜或铁制兵器,雕戈因纹饰精美,可能用于仪仗、将领佩饰或赏赐,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


三、文学引用

古代诗词中常以“雕戈”象征军威或征战,例如:


四、演变与泛指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雕戈”逐渐从特指雕刻纹饰的戈,扩展为对戈类兵器的泛称,尤其在文学语境中,常代指军队或武备。


“雕戈”一词融合了兵器实用性与工艺美学,既是历史实物,也是文化符号,常见于古籍与诗词,反映古代军事与艺术的结合。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国语》《汉语大词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叆叆爱身鞭筴别强补置苍蝇侧微茶几怠容點放点绚抵斗黩武发伏放飞飞蛾赴焰風縫风月无边郛郭服阕观者云集诡谰汉白玉石洪胤魂摇魄乱火患僵胔荆浩金皿九牢蹶蹙篮笋连牀莲华乐烈火金刚戾虚蒙篾面木庙堂文学牡丹亭驽骡砲凤烹龙鹏霄弃才毬寒戚欣群谤热汤绒綉若惠三一三十一霜居水圆树威泰来否极听之任之雾鬓云鬟仙谱屓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