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論的意思、頌論的詳細解釋
頌論的解釋
頌和論兩種文體的并稱。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四》:“又舊例:試雜文者,一詩一賦,或兼試頌論,而題目多為隱僻。”
詞語分解
- 頌的解釋 頌 (頌) ò 贊揚:頌揚。歌頌。頌詞。贊頌。頌古非今。 以頌揚為内容的文章或詩歌:祖國頌。青春頌。 祝願:祝頌。敬頌大安。 中國周代祭祀時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詞有些收在《詩經》裡面,分“周頌”、“魯頌
- 論的解釋 論 (論)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論者。議論。讨論。辯論。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學說,有系統的主張:系統論。 看待:一概而論。 衡量
網絡擴展解釋
“頌論”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作為成語(贊美類表達)
- 基本含義:指通過言辭或文章對人或事物進行贊美、稱頌。
- 構成解析:
- “頌”:側重贊揚、歌頌,常用于表達對才華、品德或成就的肯定(如“歌頌”“頌揚”)。
- “論”:指分析、讨論,此處強調通過理性論述表達褒揚。
- 應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如對曆史人物的功績評述,或對藝術作品的價值闡釋。
二、作為文體并稱(文學體裁)
- 定義:指“頌”與“論”兩種文體的合稱。
- “頌”:起源于周代祭祀舞曲,後發展為以贊美為主的韻文(如《詩經》中的“三頌”)。
- “論”: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側重邏輯分析(如賈誼《過秦論》)。
- 曆史背景:唐代科舉“試雜文”時,考生需作詩、賦,有時還需兼作頌論,題目多冷僻。
補充說明: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源于語義演變。現代語境中,“頌論”作為成語的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學術讨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頌論》這個詞的意思
《頌論》是指對某人或某事進行贊美和評論的文章,通常用于文學創作,以表達對其所贊揚對象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頌論》的拆分部首是“頁”,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頌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頌》在古代指的是對君主或神明的贊美詩文,《論》則表示對某一問題或事物進行探讨和評論。将兩個詞合并成《頌論》一詞,則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贊美和評論。
繁體
《頌論》的繁體字為「頌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頌論》的寫法多種多樣。例如,漢代的寫法為「頌論」,唐代則寫作「頌論」,明代則寫作「頌論」,清代統一字形為「頌論」。
例句
1. 他以一篇《頌論》贊美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2. 這篇《頌論》從多個角度對這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了評論。
組詞
頌揚、頌歌、頌詞、論述、論點、論證。
近義詞
贊美、贊揚、贊頌、稱贊、贊賞、贊歎、評論。
反義詞
批評、責備、譴責、诋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