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達嶺的意思、八達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達嶺的解釋

在 北京市 西北 延慶縣 南。為 軍都山 山峰。 元 置屯軍,稱 居庸北口 。 明 弘治 十八年(公元1505年),置關城。城關氣勢雄偉, 長城 蜿蜒起伏,為首都遊覽勝地。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岔道八達嶺》:“出 居庸關 ,北往 延慶州 ,西往 宣鎮 ,路從此分,故名 八達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八達嶺”一詞的詳細解釋,可結合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進行綜合分析:

  1. 名稱由來
    “八達”出自《子華子·晏子問黨》,意為“四通八達”。根據明代《長安客話》記載,“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因其位于居庸關外口,連接延慶、赤城、張家口等多條要道,是古代交通樞紐和軍事屏障,故得此名。

  2. 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鎮,東經116°65’、北緯40°25’,距北京城區約60公裡。作為軍都山山口,地勢險峻,海拔1015米,是明長城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之一。

  3. 曆史沿革

    • 早期修築:戰國時期已建有長城,北魏、北齊均在此加固;
    • 明代完善:弘治十八年(1505年)建關城,嘉靖、萬曆年間多次修葺,成為居庸關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 現代保護:1953年起陸續修複,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鄧小平提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倡議後進一步修繕。
  4. 文化意義
    八達嶺是長城文化象征,見證了秦始皇東巡、李自成攻京、孫中山登臨等曆史事件。現為國家5A級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産,兼具軍事遺迹與自然景觀價值。其名稱也被引申為“事物廣泛連綿”的成語,用于形容自然景觀的壯闊。

“八達嶺”既指代四通八達的地理要沖,也承載了長城作為中華文明象征的曆史厚重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達嶺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位于中國北京市延慶區的一個山區。下面是關于"八達嶺"一詞的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八達嶺的部首是山(山字旁),它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八達嶺一詞源于中國漢語,現代漢字寫作為"八達嶺"。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八達嶺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我們計劃在周末去八達嶺遊玩。 組詞:八達嶺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八達嶺長城(指八達嶺所在的地區有着著名的長城),八達嶺動物園等。 近義詞:八達嶺的近義詞可能是類似的山區地名,如十三陵、金山嶺等。 反義詞:與八達嶺相反的詞彙可能是指與山區相悖的地方,如平原或海洋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