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颠趾的意思、颠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颠趾的解釋

(1).腳朝上頭朝下。謂颠倒失所。《易·鼎》:“初六,鼎颠趾。” 王弼 注:“鼎之為物,下實而上虛。而今陰在下,則是為覆鼎也;鼎覆則趾倒矣。” 孔穎達 疏:“趾,足也……初六居《鼎》之始,以陰處下,則是下虛上實而鼎足倒矣。故曰鼎颠趾矣。”

(2).翻倒,倒轉。 清 趙翼 《子才過訪草堂見示近年遊天台雁蕩黃山匡廬羅浮諸詩流連竟喜賦》詩之二:“颠趾倘不虞,虀粉付一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颠趾”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從字面看,“颠”指颠倒、傾覆,“趾”指足部或根基,合起來最初表示足部倒置或根基不穩的狀态,後引申為行為失序、境遇動蕩等抽象意義。

一、基本釋義與詞源 《漢語大詞典》指出,“颠趾”最早見于《周易·鼎卦》爻辭:“鼎颠趾,利出否”,描述鼎足傾倒後反而利于清除污穢的現象,暗喻“破舊立新”的辯證思維。此處“颠”指鼎足翻倒,“趾”即鼎足,屬具體物象描述。

二、引申義項

  1. 行為失當:漢代學者鄭玄在《周易注》中擴展解釋為“行事颠倒,不合常理”,如《後漢書·馬融傳》用“颠趾”批評不合禮制的舉動。
  2. 境遇動蕩: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關聯“颠”與“隕墜”之義,認為“颠趾”可指代人生際遇的突然變故,如《陶庵夢憶》中“家業颠趾”形容家族衰敗。

三、現代使用範疇 在當代語言環境中,“颠趾”主要保留于三大領域:

該詞的演變體現了漢字“具象到抽象”的語義擴展規律,其權威解析可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對《周易》的校釋,以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義項歸納。

網絡擴展解釋

“颠趾”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腳朝上頭朝下”,形容物體或狀态颠倒失所。例如《易·鼎》中的卦象描述:“初六,鼎颠趾”,以鼎足倒置象征事物失衡()。

  2. 引申義
    延伸為“翻倒、倒轉”,表示事物發生劇烈變動。清代趙翼的詩句“颠趾倘不虞,虀粉付一落”即用此意,比喻危險處境中的傾覆風險()。

二、文獻溯源

三、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古籍研究或學術讨論,日常口語已罕見。需注意其語境常帶有事物反常、局勢動蕩的隱喻色彩。

如需深入探讨,可參考《周易》注疏及清代趙翼相關詩文(來源: )。

别人正在浏覽...

骜蹇白發丹心薄譴倍本北鄙側近長貳車腳夫扯攞乘辂稱名道姓陳說樗栎出院凼子鵰心鴈爪地栗叮當響鬥頓豐倩奉先灌通孤愚酣然入夢毫帛黑沒促鴻毳沉舟極驩進惡饑殍卷甲韬戈濬池闿圛坎井之鼃寬泛攬辔才嶺海林則徐澧源莽原髦士沒可奈何前所未有峭诋訖畢輕扇七子鏡忍虐神水十五細則受看瞬瞚四恩思緯途人吳阊五雉銜戢細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