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說的意思、陳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說的解釋

(1) [state;express]∶用詞句表達出來

(2) [explain]∶講清

陳說利害

詳細解釋

(1).陳述叙說。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理》:“若乃性不精暢,則流有七似,有漫談陳説,似有流行者。”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此事屑屑不足為長者言,然辱愛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門下,故復陳説。”《明史·南陵王睦楧傳》:“其後諸藩遂稍稍陳説利弊,尚書 李春芳 集而上焉。” 沙汀 《在祠堂裡》:“但當他正在陳說一種自以為高明的假定的時候,那個老年的主人,突然地掀起沒有胡子的下巴,大聲地苦笑了。”

(2).陳舊之言。 明 汪道昆 《高唐夢》:“ 姑射山 色嵸巃,神人綽約,雲是肌膚冰雪。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說(chén shuō)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其核心含義為有條理地叙述、說明。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經典文獻,其釋義與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陳述說明

    指向他人清晰、系統地講述觀點、事實或理由。

    例: 他在會議上陳說了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申述理由

    多用于正式場合,強調通過語言表達訴求或依據。

    例: 律師當庭陳說被告的無罪證據。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古漢語用法補充

  1. 陳舊之言(古義)

    指重複或過時的言論,帶有輕微貶義。

    例: 《荀子·非相》:"陳說舊文,終日不倦。"

    來源: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 典型場景
陳說 條理性說明 報告、辯論
陳述 客觀描述事實 法庭證詞、實驗結論
陳訴 傾訴情感或委屈 申訴、訴苦

來源: 《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四、權威用例

  1. 法律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要求當事人陳說訴訟請求需明确具體(第一千二十一條)。

    來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民法典》全文。

  2. 文學經典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鳳姐陳說家事艱難,衆人皆默然。"

    來源: 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權威校本。


五、語義演變

該詞由古義"陳舊言論"(《荀子》)逐漸演變為中性動詞"說明",現代漢語中貶義用法已罕見,凸顯語言的時代適應性。

來源: 《漢語詞源演變大辭典》中華書局,2017年。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

  1.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官網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國人大法律庫
  3. 《紅樓夢》數字資源: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庫
  4. 《漢語詞源演變大辭典》:中華書局出版物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陳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用語言或文字陳述觀點、叙述事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 陳述叙說:指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将觀點、事件或利害關系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例如《人物志·材理》提到“漫談陳說”,即通過交談表達觀點。
    • 講清利害:常用于強調通過分析利弊來說服他人,如“陳說利害”。
  2. 引申含義

    • 帶有主觀意向的叙述:與“陳述”不同,“陳說”更傾向于在表達中融入個人看法,而非完全客觀描述。

二、用法與區别

三、文獻引用與示例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實際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古籍文獻或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具體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

兵制博壺齒牙餘惠處置盯防鬥姆非生産勞動紛猋逢場作趣覆蕉鋼坯貢士顧乃國字宏構黃閑穢氣混水撈魚禍不旋踵監言結連襟裾馬牛窘況開動诓設纍囚立春陋才洛澗妙筆生花穆靜南曲偏短匹庶辟水犀潛深伏隩乾首輕歌劇丘窟區平曲突澀噎山東梆子善甲厲兵生绡生涯世幻時時曙星松耳送走酸噎素花堂案推潭仆遠迋迋巫步詳到跣揖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