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頤的意思、颠頤的詳細解釋
颠頤的解釋
謂在上養在下者。《易·頤》:“六二,颠頤拂經于丘,頤征,兇。” 王弼 注:“養下曰颠。拂,違也。經猶義也,丘所履之常也。處 * 之中,無應於上,反而養初,居下不奉上而反養下,故曰颠頤拂經于丘也。”一說,颠,通“ 填 ”。謂以食物填于口中,猶言糊口。見 高亨 《周易古經今注》卷二。
詞語分解
- 颠的解釋 颠 (顛) ā 頭頂:華颠。 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傾倒,跌:颠沛。颠倒(僶 )。颠踬。颠覆。颠撲不破。 上下跳動:颠簸。 古同“癫”,精神錯亂。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頤的解釋 頤 (頤) í 面頰,腮:支頤。解(?)頤。頤指氣使。 休養,保養:頤神。頤養。 文言助詞,無義:“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颠頤”是《易經》頤卦中的爻辭術語,其含義需結合卦象和不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義
“颠”本意為颠倒、反常,“頤”指頤養、供養。字面可理解為“颠倒常規的頤養方式”。該詞出自《周易·頤》卦的六二爻和六四爻,但不同爻位的解釋存在差異。
二、爻辭語境下的具體含義
-
六二爻“颠頤”(兇):
- 指統治者違背“下養上”的常規,反向為百姓提供供養(如放糧赈災),《周禮》記載這種赈濟需免除丘邑賦稅(“拂經于丘”)。但因打破等級制度,被視為“兇兆”。
- 另一種解釋認為“颠”通“填”,指百姓僅能糊口,象征生存艱難。
-
六四爻“颠頤”(吉):
- 強調上位者主動施恩于下,雖打破常規卻帶來吉祥。《象傳》稱“上施光也”,即因統治者廣施恩澤而化解危機,如猛虎專注捕食般果斷赈濟(“虎視眈眈,其欲逐逐”),反得無咎。
三、學術争議與延伸
- 王弼注:認為“養下曰颠”,強調等級制度的反常性。
- 高亨注:提出“颠”為“填”假借,側重物質匮乏的生存狀态。
- 現代解讀:結合《周禮》賦稅制度,認為“颠頤”是中國最早的赈災記錄,反映早期社會治理思想。
四、核心思想
“颠頤”揭示了中國古代對等級與變通的辯證認知:一方面維護“上養下為順”的社會結構,另一方面也肯定特殊情況下打破常規的濟世行為。這種矛盾性使其在不同爻位産生吉兇相反的占斷結果。
提示:如需了解《頤卦》完整卦象,可參考、5對爻辭的逐句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颠頤(diān yí)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書寫時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頭部和頸部。頭部的筆畫數為4,頸部的筆畫數為9。颠頤這個詞語的來源是比喻人的頸部晃動,也可以表示颠簸、搖擺的動作。
在繁體字中,颠頤的寫法為顛顗。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時頭部的部首會寫成「敦」,頸部的部首會寫成「尤」。
以下是颠頤的幾個例句:
1. 他脖子颠頤地走路,看起來有些滑稽。
2. 這輛車在颠頤中緩緩前進,乘坐者感到非常不舒服。
颠頤的一些組詞包括颠簸、颠短、颠倒等。近義詞有搖擺、搖晃、颠簸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穩定、平穩、固定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