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髯鬢 ”。
“髯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胡須與鬓發的合稱
指男子面部濃密的胡須和鬓發,例如《藝文類聚》中“湯長頭而髯鬢”的描述。
形容胡須濃密
可泛指胡須茂盛的狀态,如清代詩句“看君髯髩黑,絶勝我華颠”。此用法也適用于女性,但較為少見。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中,如人物外貌刻畫或古籍引用,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髯髩》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rángǔn,意為胡須濃密的樣子。
《髯髩》的部首為髟,并且它共有21個筆畫。
《髯髩》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它是由髯和髩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針對《髯髩》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因為漢字的形态演變經曆了很長時間。
1. 他長着一副髯髩,顯得非常有男子氣概。
2. 老人修剪了一下髯髩,看起來年輕了許多。
1. 髯間:胡須之間。
2. 濃髯:胡須濃密。
3. 長髯:胡須長而下垂。
1. 胡須
2. 髯毛
1. 無髯:沒有胡須。
2. 細髯:胡須稀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