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行磨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ǐ xíng mó míng(注音:ㄉㄧˇ ㄒㄧㄥˊ ㄇㄛˊ ㄇㄧㄥˊ),其核心含義是磨砺德行與名節,強調通過不斷修養自身品德和維護名譽來達到高尚的境界。
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出自南朝宋·周朗的《報羊希書》:“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氣,運奇蓄異,将進善于所滅。”。文中通過“砥行磨名”形容士人通過修養德行、維護名節來堅守志向,避免辱沒氣節。
結構與用法
應用示例
例如:“古之君子,常以砥行磨名為立身之本,不為外物所動。” 該句強調将品德與名譽的修養視為人生準則。
通過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以上解釋涵蓋了該成語的核心意義、曆史淵源及語言特點。
《砥行磨名》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勤奮努力而獲得美好的名譽和聲望。
拆分成份部首:石(砥),行,石(磨),名
砥行:砥的拼音為"di",總筆畫為10
磨名:磨的拼音為"mo",總筆畫為14
《砥行磨名》這個詞來源于明代楊時所著的《準南子》,形容一個人通過勤奮行為,刻苦修煉,最終獲得美好的名聲和聲望。
在繁體字中,砥行磨名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寫漢字時,砥的字形相對簡化,有時會寫成"砥"和"氐"組合的形式;行的字形也有變化,有時會寫成"行"和"巳"組合的形式;磨的字形也有變化,有時會寫成"磨"和"石"組合的形式;名的字形相對穩定,沒有太多變化。
他勤奮學習,一直砥行磨名,最終成為了一個備受尊敬的教授。
砥砺奮進、行雲流水、磨砺前行、名垂青史
修身立德、勤能補拙、以善為本、立功贖罪
碌碌無為、不求上進、無所作為、聲名狼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