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辭的意思、盜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辭的解釋

盜賊的供辭。 元 虞集 《盜發亞父冢》詩:“盜發 亞父 塚,寳劍實累之。塚開寳氣盡,獄吏書盜辭。盜言惟見寳,寧知 亞父 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綜合解讀:

一、核心釋義

根據漢典等權威資料,“盜辭”指盜賊的供辭,即盜竊者在審訊中提供的口供或陳述。該詞最早見于元代虞集的《盜發亞父冢》詩句:“冢開寶氣盡,獄吏書盜辭”,描述盜墓者被審問時的供詞記錄。

二、詞源解析

  1. 構詞分析

    • “盜”:本義為偷竊,引申指盜竊者。
    • “辭”:此處特指供述、言辭,而非文學體裁。
  2. 文獻用例
    元代虞集詩中通過“盜辭”揭露盜墓者隻關注財物,卻不知曆史人物亞父(範增)的文化價值。

三、常見誤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抄襲他人文章”,但該釋義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與“剽竊”“盜用”等概念混淆所緻。建議以《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為準。

四、使用場景

適用于曆史文獻、司法文書等語境,描述古代盜案中的審訊記錄。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作為古語詞出現。

提示:若需查詢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全元詩》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盜用他人的言辭或文字,以假亂真的行為。它的拆分部首是「皿」和「言」,其中「皿」表示器皿,「言」表示言語。根據筆畫計算,「盜辭」共有11畫。 「盜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因此繁體字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 這個詞的繁體字寫作「盜辭」,就是在簡體字的基礎上,将一些筆畫做出調整。 以下是「盜辭」一詞的例句: 1. 他被指控盜辭他人的作品,侵犯了知識産權。 2. 這篇文章明顯是盜辭的,完全沒有新意。 與「盜辭」相關的組詞有「抄襲」、「剽竊」等,它們的意思也指類似的行為。 與「盜辭」意思相反的詞可以是「原創」或「真誠」,它們表示作品或言辭是真實的、獨特的。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