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名。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梓椅梧桐》:“桐有青桐、白桐、赤桐,宜琴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桐》:“其材輕虛,色白而有綺文,故俗謂之白桐。”
白桐是漢語中對特定落葉喬木的統稱,主要對應現代植物分類中的泡桐屬(Paulownia)樹種,尤其指代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其釋義及特征如下:
白桐指高大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葉片寬大呈心形,春季開淡紫色或白色鐘狀花,蒴果卵形。木材輕軟、紋理直,傳統用于制作樂器、家具或建築闆材。名稱源于其木材色淺,區别于其他深色木材樹種。
古籍中“白桐”常與“梧桐(Firmiana simplex)”混淆,但二者科屬不同:梧桐屬錦葵科,樹皮青綠,種子可食;白桐屬泡桐科,木材實用性強。
參考來源:
“白桐”作為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基本含義
白桐是一種樹木的學名,屬于玄參科泡桐屬,學名為 Paulownia kawakamii。其木質輕軟且耐蟲蛀,適合制作器物或建築用材。
植物特征
曆史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及白桐“材輕虛,色白有绮文”,故得此名。三國時期陸玑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也将其與青桐、赤桐并列,說明其琴瑟制作的用途。
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白桐”在成語中可能指“無價值的事物”,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存疑。需注意語境區分植物本義與引申義。
白桐主要指一種實用木材樹種,若涉及比喻或成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更多資料可參考漢典或《本草綱目》相關記載。
爆直播美唱吼車客傳人除官詞社翠蓮錯遌都轄惡食法從繁絲急管分細公事人公學狗彘不食汝餘鬼矢旱秧田毫無遜色界分潔羞積葛徑徑浸潭炯燭酒膳酒罂馂餘匡甯蠟鼻略去禮度毛女面蠒暖心話扒艇锵鈜潛映清卿罄宇栖鵀曲射炮繞脖子塞嘿三摩缽提熌熌射父時羞四校算草算小讨幽特授條旨銅頭鐵額頭牛五示遐方絕域虓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