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稱節假值日為爆直。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豹直》:“禦史舊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節假直日,謂之伏豹,亦曰豹直。百司州縣初授官,陪直者皆有此名…… 韓琬 則解為爆直,言如燒竹,遇節則爆。”參見“ 豹直 ”。
“爆直”是一個古代官場用語,特指唐代官員在節假日的值班制度。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制度起源
唐代禦史台規定,新入職的官員需“陪直”(陪同值班)25日,而節假日值班則稱為“伏豹”或“豹直”。後來韓琬用“爆直”解釋這一現象,将“豹”通假為“爆”,類比燒竹時遇節爆裂的情形,強調值班與節假日的關聯。
適用範圍
此制度不僅限于中央機構(如禦史台),也推行至地方州縣。新授官職的官員均需參與此類輪值。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唐代職官制度,可查閱《封氏聞見記》等唐代文獻,或訪問權威曆史數據庫。
《爆直》作為一個網絡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事物或行為非常直接、直爽,沒有任何拐彎抹角。這個詞語在年輕人中非常流行,常被用來表達對某些直接的、毫不客氣的說話或行動的贊賞或稱贊。
段落2(h2):拆分部首和筆畫《爆直》這個詞語由“爆”和“直”兩個字組成。其中,“爆”的部首是火,筆畫數為19;“直”的部首是目,筆畫數為8。
段落3(h2):來源和繁體《爆直》這個詞語源于網絡流行語,常出現在社交媒體平台、網絡評論或聊天中。它通常以簡化漢字形式“爆直”出現,沒有繁體形式。
段落4(h2):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不一定存在古時候的“爆直”這個詞語。然而,如果按照古代漢字的構造和意義解釋,“爆”有爆裂、爆炸之意,“直”有直接、筆直之意,可以理解為非常直截了當的意思。
段落5(h2):例句和組詞例句:
1. 他說話真是爆直啊,一點都不拐彎抹角。
2. 沒想到她的回答這麼爆直,直接撇開了我們的問題。
組詞:
1. 爆笑(意味着非常搞笑)
2. 直擊(直接、全面地觸及核心問題)
3. 爆發(突然、猛烈地發生)
4. 直播(實時直接播放)
段落6(h2):近義詞和反義詞近義詞:直率、坦率、豪爽
反義詞:拐彎抹角、委婉、含糊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