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署的意思、柏署的详细解释
柏署的解释
御史官署的别称。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朝夕詔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参见“ 柏臺 ”。
词语分解
- 柏的解释 柏 ǎ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署的解释 署 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签名,题字:签署。署名。署字。 暂代:署理。兼署。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柏署”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御史官署的别称,主要用于唐代文献中。其名称来源于御史台的象征物“柏树”,因御史台常植柏树,故称“柏署”或“柏台”。
二、结构与象征
- 柏:象征高大、坚固、长寿,暗喻御史官署的庄重与权威。
- 署:指官署或官职,表明机构属性。
两者结合,特指负责监察的御史机构。
三、文献用例
唐代诗词中多次出现该词,例如:
- 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 钱起《送河南陆少府》:“朝夕詔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
四、相关延伸
“柏署”与“柏台”同义,均代指御史台。唐代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地位显赫,故常以柏树象征其刚正不阿的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具体诗词出处,可参考唐代史料或文学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柏署(bǎi shǔ)是一个汉字词,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木(mù),表示与树木相关;第二个部首是署(shǔ),表示文书、官员。所以,柏署的意思是古代官员在豫章府秘密写文书的地方。
关于柏署的笔画,它一共有12个笔画。具体的写法是先写左边的木字旁,然后向右下方写下“大”字形,接着写右边的署字旁。总体来说,柏署的写法比较简单,容易书写。
柏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国,官员们负责在官府中处理文书及相关事宜。为了保密,一些重要的文书会在秘密的地方编写,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柏署。
在繁体字中,柏署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字形结构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差异。根据史书记载,柏署这个词在古代写为“栢署”。字形中的木字旁与现在相同,但署字旁的形状略有不同。
以下是柏署的例句:
1. 官员们在柏署中忙碌地处理文书。
2. 这份机密文件是在柏署中编写的。
3. 柏署是古代官府中的秘密办公室。
与柏署相关的组词有:柏栢、署文、栢木等。
与柏署近义的词有:密室、秘密处、秘书室。
与柏署反义的词有:公开处、公文处、公务室。
别人正在浏览...
巴镘霸王条款鞭约毕具宠孽春芳翠駮丹镞到老打字敦慎鹅梨旋风髻额颅垡子地飞道焚顶风风势势管纱还篆寒塘讙嚣回遑混濛家降降真金石之交金星砚究治机微遽尔亢厉拦腰布老吃理固当然龙跃虎踞扒山虎剽裂皮里抽肉披麻救火悂谬青鸾亲邻驱率丧音三足鼎立山驴身穷十客嘶噪唆嘴屠狗頽剥颓塞为时过早五词五雷法吾们乡夫小家伙谐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