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命的意思、附命的詳細解釋
附命的解釋
付與使命。附,通“ 付 ”。《史記·殷本紀》:“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 司馬貞 索隱:“附,依《尚書》音孚。”按,《書·高宗肜日》作“孚命”, 孫星衍 疏:“孚, 漢 《熹平石經》作‘付’,與《史記》合,是今古文皆作‘付’也。《漢書·孔光傳》引《經》亦作‘付’。”
詞語分解
- 附的解釋 附 ù 另外加上,隨帶着:附體。附件。附帶(a.另外有所補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會(a.把不相關連的事勉強拉到一起,如“牽強附附”;b.組織文章、布局謀篇、命意修辭等創作活動,如“精思附附,十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網絡擴展解釋
“附命”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拼音:fù mìng。
- 含義:指“付與使命”,即賦予責任或任務。其中“附”為通假字,通“付”,表示“給予、交付”。
-
文獻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殷本紀》:“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此處“附命”意為上天賦予使命以匡正德行。
- 在《尚書·高宗肜日》中寫作“孚命”,漢代《熹平石經》則改為“付命”,印證了“附”與“付”的通假關系。
-
學術考證
- 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注解:“附,依《尚書》音孚”,表明“附”在此處讀音與“孚”相同,但實際通“付”。
- 清代孫星衍進一步疏證,指出漢代文獻多作“付命”,說明古今文版本均支持“附”通“付”的用法。
-
現代應用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古語詞彙,常見于對曆史文獻的解讀或學術讨論中。
“附命”的核心含義是“賦予使命”,其用法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尚書》及漢代石經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附命(fù mìng)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附屬于主命或隨同他人一起行動生活。部首是阝和口,總共有10畫。《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附于命運或附從的意思。在繁體字中,附命的寫法是附命。古時漢字的寫法有些不同,但都保持了附屬于命運或跟隨他人的含義。以下是一個例句:“作為你的朋友,我願意與你共同附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附命的組詞有附屬、命運、隨從等。與附命意思相近的詞有附屬、從屬、依附。與附命意思相反的詞沒有具體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