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箪豆見色的意思、箪豆見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箪豆見色的解釋

謂計較小利。語出《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梁啟超 《論自由》:“今世之言自由者,不務所以進其群其國于自由之道,而惟于薄物細故、日用飲食,齗齗然主張一己之自由,是何異簞豆見色,而曰我通功利派之哲學,飲博無賴,而曰我循快樂派之倫6*理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箪豆見色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箪豆見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信息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比喻計較小利,形容人因微小利益而顯露出計較或不滿的态度。部分資料(如)提到“見到美食而貪婪”的引申義,但此解釋未見于主流權威來源,可能為個别誤讀。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見于色。”
釋義:好名者雖能讓出千乘大國,但若面對一筐飯、一碗湯的小利,卻可能因分配不公而面露不悅,體現對微利的在意。


三、用法與示例


四、核心寓意

成語通過“箪(竹筐)”“豆(食器)”等微小事物的意象,諷刺人性中對蠅頭小利的過度計較,強調應具備豁達的胸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的詳細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箪豆見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隻看表面現象,片面地評判事物。下面為你提供關于《箪豆見色》的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箪(竹器)的部首是竹字旁,共十一畫;豆(豆類作物)的部首是豆字旁,共七畫。 - 來源:據說這個成語來自于《韓非子》一書中的《五蠹》篇。在這篇文章中,箪和豆被用來比喻人們對事物隻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品質。 - 繁體:《箪豆見色》(注:繁體字為「見」)。 -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差異較多,字形較繁複。 - 例句:他總是隻看外表,這樣的做法真是箪豆見色啊! - 組詞:箪豆(指喻定見)、箪豆相煎(指相互争鬥,最終皆損失)。 - 近義詞:目光短淺、膚淺、表淺。 - 反義詞:見微知著、洞悉問題的本質。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都可以向我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