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翠餅的意思、翠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翠餅的解釋

墨的别稱。 宋 蘇轼 《贈潘谷》詩:“何似墨 潘 穿破褐,琅琅翠餅敲玄笏。” 金 段成己 《跋秦得真墨》詩:“翠餅瑩如雅背浄,玉圖香鄙麝臍薰。” 清 厲鹗 《三部樂·流求紙》詞:“乍磨翠餅,須分寫 歡斯 異境。”自注:“ 歡斯 , 流求 族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翠餅,漢語詞典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翠餅指宋代點茶時使用的綠色茶餅,特指以蒸青工藝制成的團茶或餅茶,因其成品色澤青翠如翡翠而得名。

出處:宋代蔡襄《茶錄·論茶》載:“茶色貴白……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其中“青”色茶餅即翠餅類茶品,多見于北宋貢茶體系(參考《中國茶經》)。

二、曆史文獻佐證

  1. 宋代點茶專用

    翠餅需經研磨成末,以沸水沖點,茶湯呈乳白色為佳。趙佶《大觀茶論》強調:“碾茶以青翠為上,黃白為次”,印證翠餅屬高檔茶品(《宋代飲食文化研究》)。

  2. 工藝特征

    采用福建建安北苑茶芽,經蒸青、壓模、焙幹制成餅狀,表面常飾龍鳳紋飾。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載:“凡茶芽數品,最上曰小芽,制龍團勝雪、白茶;次曰中芽,制揀芽、禦苑玉芽;翠餅屬中上品級。”(《中國古代茶葉全書》)

三、文化關聯

翠餅與宋代“鬥茶”文化密切相關。鬥茶以茶沫(湯花)持久度分勝負,翠餅因含嫩芽多,易形成“咬盞”白沫,備受文人推崇。蘇轼《寄周安孺茶》中“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之“小團”,即指翠餅類龍團茶(《全宋詩》卷七九三)。

權威參考來源:

  1. 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上海文化出版社)
  2. 徐海榮《中國飲食史》(華夏出版社)
  3. 阮浩耕《中國古代茶葉全書》(浙江攝影出版社)
  4. 《茶錄》《大觀茶論》宋代茶學典籍(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翠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比喻義 來源于,指事物外表光鮮但内裡空洞,類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典故源于一種綠色糕點,外觀翠綠誘人,實則内部空心,後衍生為諷刺虛有其表現象的成語。

二、古代文獻中的墨的别稱 見于、、,宋至清代文人常用此雅稱代指墨塊。例如:

注意:兩種釋義來源不同,現代使用中需結合語境。成語用法多見于現代漢語解析,而“墨的代稱”屬古代文學中的特定表達。若涉及古文解讀,建議優先參考詩詞原注或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泊主不辨菽麥殘餘側聆察曉池塹持事寵服鴜鹭聰記悴槁德垣宮彫零定一尊恩接耳消耳息方毂構逆鈎逆光燙恨之入骨會昌尖兵匠石運斤擊攻靜坊錦囊佳制擊玉敲金舉跬開物曠古一人列仙貍骨帖門生故舊迷複磨刀雨棄市秋捷氣逾霄漢然石潤物啬術山岚閃痛社公射稽屍車泰山北鬥田冊田功岧嶤通梢土硝挽負枉攘微報魏征西問長問短崄澁